滇紅茶又稱云南紅茶,是世界茶葉市場上著名的紅茶品種。滇紅的產銷已有近八十年歷史,出產于云南省西部的臨滄、保山地區和南部的西雙版納州。
紅茶所含的茶黃素和茶紅素決定了紅茶的質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質越佳。決定茶黃素、茶紅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樹的品種,其次是鮮葉的嫩度。云南是古茶樹分布最多的地方,樹齡數百年、樹高十數米的大茶樹仍有不少數量。從這些大茶樹演化選育出的云南大葉種是制造紅茶的優良品種。滇紅茶選用的是嫩度適宜的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大葉種茶樹鮮葉內含多酚類物質比其它茶樹豐富,經過加工能產生更多的茶黃素和茶紅素,加之茶堿、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較高,所以制成的紅茶,香高味濃,湯色紅艷,品質上乘,是我國出口紅茶中的姣姣者。
滇紅有滇紅功夫茶和滇紅碎茶兩種。
滇紅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鳳慶首先試制成功。據《順寧縣志》記載:“1938年,東南各省茶區接近戰區,產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積極開發西南茶區,以維持華茶在國際上現有市場,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順寧茶廠(今鳳慶茶廠),籌建與試制同時并進”。當年生產15噸銷往英國,以后不斷擴大生產,西雙版納勐海等地也組織生產,產品質量優異,深受國際市場歡迎。
滇紅功夫茶,其特點是:芽葉肥壯,金毫顯露,湯色紅鮮,滋味濃烈,香氣馥郁。
滇紅碎茶于1958年試制成功,1964年開始批量生產。
滇紅碎茶又稱滇紅分級茶,其外形均勻,色澤烏潤,滋味濃烈,香氣鮮銳,湯色紅亮。
滇紅功夫茶是云南省傳統出口商品,多年來行銷歐美、中東、日本等地,久負盛譽。伊麗莎白女王訪問云南時,臨滄地區鳳慶縣的特級“滇紅功夫茶”被定為外事禮賓茶作為禮物贈送給英女王,深受女王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