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水仙、肉桂、大紅袍,是巖茶入門第一課,必備內容。新手入門么,也少不了要拜個山頭,從水仙、肉桂、大紅袍開始喝。甚至于判斷你是不是茶界老司機,就看你能不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出水仙與肉桂。其地位,不言而喻。作為巖茶里的老人,三者,被稱之為巖茶硬通貨。
不管時代怎么變遷,品種怎么更替。這三種茶,依舊是中流砥柱,是巖茶的主心骨,是巖茶的靈魂品種,是巖茶的種子選手。武夷巖茶風云變幻,但巖茶界的三個大當家,還是水仙,肉桂,大紅袍。只是有時候,這頭兒會換。有時是大紅袍,有時是肉桂,至于水仙,還在伺機而動。當然,筆者更喜歡稱他們為三劍客。多了幾分英姿颯爽,江湖兒女的豪情。
水仙,肉桂,大紅袍,時不時換著上熱搜。譬如,最近陸續有茶友提出,"我覺得水仙,肉桂,大紅袍,差別并不大呀"。該話題,迅速登頂。#水仙,肉桂,大紅袍是"三胞胎"#。說出水仙,肉桂,大紅袍區別不大的朋友,看來您對巖茶,了解的還不夠透徹。
此時,該有老前輩站出來說話了。接下文。
正本清源。橫看成嶺側成峰,水仙、肉桂、大紅袍怎么看,都不一樣!
水仙,肉桂,大紅袍什么區別?
一、外觀
講真,對于初學者而言,從外觀區分三者的不同,難度比較大。巖茶不像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個性分明,一看就能將三種茶的名稱與外觀對應。巖茶,經過搖青、揉捻、炭焙,外觀就像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芭比娃娃似的,簡直一模一樣!就連同一火功的顏色,都無一例外地相同。火功相當。水仙、肉桂、大紅袍的條索顏色,不分伯仲。從顏色判斷品種,容易失手。
那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拿水仙、肉桂、大紅袍沒轍呢?
當然不。它們的條索,暴露了它們的特性。在沒成為條索狀之前,水仙肉桂的鮮葉,如下。水仙,茶梗粗壯、節間長、葉張肥厚、葉齒深,葉脈顯,葉張大。肉桂,葉緣略具波狀,葉齒細淺,30對左右;葉脈細穩,7至8對左右,葉長橢圓形,葉尖鈍。揉捻成條索狀,炭火烘焙后收縮。水仙的條索,粗大且較長。而肉桂的條索,細長,身骨較瘦小。大紅袍么,目前多數是拼配而來,條索變數較大。大紅袍的條索,多數是中等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