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你的食指輕輕地沾一點水,點在紫砂壺面上。這一滴水若很快地被壺吸光,就表示這把壺的燒結不足,胎質較松散,吸水率高。燒結火候適中的壺,壺表面的吸水速度就慢。燒結“過火”的壺面會呈現一種金屬光澤。或起小小的爆裂痕跡。
小竅門,只能作為判斷紫砂壺的方法之一,此外還必須考慮所采用的泥料及制壺燒結的變動因素。例如,同樣溫度燒結出的壺,用朱泥土燒結與用磚胎土燒結其吸水性就不一樣,通常磚胎壺的吸水性較高,適合泡飲焙火重的茶,如鐵觀音。
事實上,掌握了燒結溫度就是掌握了判斷壺好壞的竅門,但若不以此為衡量標準,之追逐名家落款,恐怕是無法識別真正的好壺的。
至于如何看壺面“水色”,這必須經年累月才能養成好眼力。
錯誤判斷方法
一、用火柴去劃壺身,火柴若能點燃,則是好壺。
二、將壺放在耳朵旁可以聽到頻率勻稱的共鳴聲音,就表示燒結良好。
三、將壺放在地上踩,若不易碎裂,就是好壺。
上述是三種關于辨識燒結品質的說法,在市面上比較流行可視為笑話不足采信。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分類 茶的起源 茶的歷史 茶葉百科 茶具品牌 紫砂茶具 紫砂茶杯 紫砂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