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壺就其自身的使用功能來說,它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盛注液體時所使用的陶制器皿,因此,不論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多大程度上的價值和功用上的異化,它 最初的應用功能還是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了,紫砂壺的造型在不排除其盛注器皿的特性的前提下,歷代壺藝家們首先重視的就是它的實用價值。
前面我們已經講到過,紫砂茶壺在明代供春、時大彬之后,已經從單純的日用器皿發展成文人墨客的案玩珍賞的擺件,有時這種文玩的屬性甚至超過了它自身的實 用性,但在民間日用,包括文人賞玩之余,它的自然屬性,即盛注液體的實用性依然明顯地存在,就茶藝而言,也是在重視其實用性的基礎上,加強其藝術性的,所 以,紫砂茗壺盡管經歷了無數次的造型、裝飾等方面的變革,而它與生俱來的實用性卻依舊存在,而且絲毫也沒有被減弱。
1、身筒
紫砂茗壺的實用性首先是它的可容納液體的特性,故而,紫砂壺的制作者們在制作中第一位考慮的就是它的容器的特性。作為容器,首先要有一個貯存液體的空間,于是,紫砂壺的身筒成為其造型中萬變不離的根本,多少年來,無論其造型千變萬化,身筒都是成型的基礎。
紫砂茶壺的造型種類很多,在以后的章節中我們還要詳加論述,身筒的造型則是決定全壺造型的關鍵所在。身筒是一件砂壺作品的基礎,也是其使用功效最重要的物 質依托。在制作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身筒的功效,如容量、規格、形狀等,還要考慮到它總領全壺的特殊地位。身筒的容積的大小、高矮,造型的端正與否,都在 很大程度上決定或影響其它使用部位,如壺的嘴、蓋、把等的部位、規格和實用性,所以說,身筒是一件壺藝作品的關鍵。
2、壺嘴
壺嘴也是紫砂茶壺實用性的關鍵所在。壺,在人們的概念中是很明確的,一個盛放液體的肚子,加上一個往外斟注液體的嘴,可見,壺嘴是一把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身筒和壺嘴,壺的功效可以說是基本達到了。
紫砂茗壺的嘴也是經過無數次的演變的,起初的壺嘴一般為直嘴,因為當時的壺身與壺嘴的結合部位的出水的茶孔一般為獨孔,故直嘴較易在壺中有茶時向外注水。
直嘴
十九世紀晚期,壺身與壺嘴之間的茶孔發展為多孔形式,于是,壺嘴的造型在解決了出水不暢的前提下,發展為彎曲狀,彎曲狀的壺嘴不僅在美觀的角度上較直嘴 有所進步,而且在出水的柔和性和掌握水流的大小、方向上較直嘴均有進步。彎曲的壺嘴根據彎曲的情況又分為:一彎嘴,二彎嘴,三彎嘴。
一彎嘴(上)
一彎嘴(下)
二彎嘴
三彎嘴
壺嘴的作用就是出水,所以,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出水的順暢,一把出水不暢的紫砂茗壺是絕難成為上品的;其次是要注意出水的干凈利落,即出水后出收自然, 不能有滴漏現象,那樣的壺往往會令使用者尷尬不已,所以,嘴下的嗉(壺嘴與壺身結合部偏上的壺嘴部分)要大小適中,內部簡捷光滑;第三,注意壺嘴的位置, 位置過高則有突兀之感,過低又會造成注水滿壺時,水從嘴中溢出,所以,壺嘴的位置要適度。
3、壺把
一把裝滿開水,而又無把的壺擺在你面前,一定會令你無從下手,所以,壺把的使用價值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紫砂壺的壺把就其基本造型而言,無外乎執把和提梁兩大類。
執把,亦稱端把,是做于壺身上的執握的把手,又分為正耳式、倒耳式和橫式三種。
正耳式把
倒耳式把
橫把式
提梁,又分為硬梁和活絡梁兩種,區別在于前者是以與砂壺相同的材料在砂壺成型時與砂壺做為一體的,而后者是以金屬或繩索通過在砂壺肩部預留的孔總領砂壺。
硬梁
活絡梁
不論何種把手,都要講究與壺形的搭配及便于液體向外的傾注的省力和端持的平穩。
4、壺蓋
壺蓋是保溫和保潔必不可少的,也是紫砂茶壺造型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
壺蓋的基本要求就是其密封性,此外一個可供壺內有熱水時不致燙手的的子(或同等功效的其它形式的挈拎之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紫砂茗壺的蓋子有三種主要形式:
1)、壓蓋式
壓蓋式
2)、嵌蓋式
嵌蓋式
3)、截蓋式
截蓋式
底 足在沒有被考慮到美觀的作用之前,它的是功效是單一的起到平穩作用,故而較早的壺底是單純的平面,只要求平穩即可,現在的壺的底足又負起美化全壺的責任, 所以,款式已有變化,較常見的有:加底、一捺底、釘足三大類,但不論哪一類,設計和制作者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依舊是其平穩性。
5、底足
一把壺,尤其是一把已經加注滿滾燙的開水的紫砂茶壺是絕對不可以放不平穩的,所以,一把好壺還需有一個平穩扎實的底足。
加底
一捺底
釘足
總之,紫砂茶壺在其造型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到它的作為日用器皿的實用性,否則,壺將不壺了。
二、紫砂茗壺造型的藝術性
紫砂茶壺作為實用的日常器皿,其初始功能只是單純的使用,而在滿足了其使用功能之后,制作者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審美觀,盡量地使它完美一些,久而久之,還 會有一些刻意的裝飾夾雜其中,逐漸形成了對其造型的美化的要求和實踐,于是,紫砂茶壺終于從單純的實用器皿變成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造型藝術品,而歷代文人 的參與,更加深了它的這種審美具像,使其造型中的藝術性得到不斷地加強。
紫砂壺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造型演變之后,最終趨向成熟,紫砂壺的造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幾何形、自然形和筋紋形。
1、幾何形
幾何形的紫砂茗壺是以不同的幾何體作為壺身的基本輪廓,構成整件作品的基調,這類作品強調幾何平面和各種線條的運用,于平凡中見變化,于簡單中見深奧,最能顯示一個制作者的功力深淺,技藝的精疏。幾何形砂壺又被稱為“光貨”,以其不加額外裝飾而得名。
幾何形紫砂茶壺包括方形壺、圓形壺、直筒壺、雙棱壺等等。
1)、方形壺
這里所說的方形壺并非單指正方或長方形的四方壺,還包括六方壺、八方壺、十六方條等由四個以上方形或長方形平面組成壺身的茶壺。
方形壺的造型要點在于直線和直角的運用,一把造型周正的方形壺必然有筆直的線和方正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