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水仙屬烏龍茶,原產于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山區,相傳在南宋時期已有栽培。鳳凰水仙成茶香氣特高,滋味濃郁甘醇,湯色紅艷,呈“冷后渾”。
歷史發展
傳說南宋末年,宋帝趙昺南下潮汕,路經鳳凰山區烏崠山,口甚渴,侍從們采下一種葉尖似鳥嘴的樹葉加以烹制,飲之止咳生津,立奏奇效。從此廣為栽植,稱為“宋種”,迄今已有900余年歷史。現在烏崠山尚存有300-400年老茶樹,被稱為宋種后代,最大一株名“大葉香”,樹5-8米,寬7.3米,莖粗34厘米,有5個分枝。
自然地理
鳳凰山區位于潮安縣東北部,東鄰饒平,北連大埔,西界豐順,四面青山環抱,海拔高度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烏山高達1498米。屬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70C,最高35℃,最低零下2℃,霜期20~30天,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1900毫米左右,雨天年平均140天,相對濕度80%,土質多為黃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pH值為4.5-6,山高云大,是茶葉的理想種植地。
采摘工序
采摘標準為嫩梢形成駐芽后,第一葉開展到中開面時為宜。過嫩,成茶苦澀,香不高;過老,茶味粗淡,不耐泡。采摘時間以午后為最好。
制作工藝包括:曬青、搖青、殺青、揉捻、烘焙等。
品質特征
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湯色澄明黃亮,碗內壁顯金圈,滋味濃醇鮮爽,葉底勻齊,青葉鑲紅邊。其泡茶方法也十分講究,用特制精巧的宜興小紫砂茶壺,用“若深珍藏”小瓷杯泡飲,茶多水少時間短。“一泡聞其香、二泡嘗其味、三泡飲其湯。”飲后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選購技巧
1、外形。風凰水仙葉型較大,呈橢圓形,條索緊結。挺直肥大,葉面平展,前端多突尖,葉尖下垂似鳥嘴,故當地稱為“鳥嘴茶”。
2、葉底。葉底均勻整齊,肥厚柔軟,帶有紅包邊緣,葉腹黃亮,葉齒鈍淺。
3、湯色。成品茶湯色橙黃,清澈明亮,條碗內壁皿露金圈;制成紅茶,湯色紅艷潤澤。
4、滋味。味道濃醇甘甜,鮮爽滑潤,香氣馥郁濃烈。
品級標準
鳳凰水仙由于選用原料優次和制作精細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質依次分為“鳳凰單叢、鳳凰浪菜和鳳凰水仙”三個品級。采用水仙群體中經過選育繁殖的單叢茶樹制作,優質產品屬單叢級,較次為浪菜級,再次為水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