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涼,陳皮普洱茶可以說是秋冬必備,普洱算的上是各種茶葉里最能混搭的了,除了這種陳皮普洱,還有最近比較流行的臺灣的橘皮普洱,以及薄荷普洱,這兩種以后再慢慢介紹。之所以會這樣,個人感覺原因有兩點,1:普洱性溫,搭配不同,可以更加提升它的保健作用,2:很多人都崇尚普洱的養生功效,無奈其味道很多人接受不了,書面上的解釋為霉味,或者爛木味,而我覺得更像是在發木耳時的味道,加入陳皮一類,使之口感,香味更容易被人接受。
在入冬或春寒,比較推薦這款茶,只是現在市面上大部分質量大多參差不齊,好的茶莊會專門定制,所選用的普洱大多都為十年以上,陪上上好的陳皮。香味醇正,無刺鼻感,茶葉取出后放置,陳皮香味不易消散。
要說有什么缺點,就是茶湯的顏色有些須失色。我們再來扒扒陳皮普洱茶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可別再被市場上所謂的“正宗陳皮普洱茶”給忽悠了。
不是所有的柑橘皮都能做陳皮
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一樣,別以為所有的柑橘皮都能做陳皮。最為正宗的陳皮當然還要數廣東新會的大紅柑的皮,甚至有著“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說法,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陳皮普洱茶≠陳皮+普洱茶
別以為陳皮普洱茶就只是簡簡單單的陳皮加上普洱茶,其中復雜的制作工序可不是輕易可以忽略的。大紅柑采摘之后,將果肉掏出,趁著果皮的新鮮勁立馬裝入普洱茶并放在電爐上烤制。烤制過程對火候的把控可是要求非常苛刻的,不能輕也不能重,恰到好處需要的不只是工夫還有耐心。
坑坑點點并不是“我”的錯
仔細看的話,陳皮普洱的表面都是坑坑點點的,很多人以為這是做壞了或者是劣質品。正好相反,新會柑的表面并不光鮮,坑坑點點是很正常的。因此,別以為這是缺點,反而可能是正宗的新會陳皮。
市面上很多魚目混珠的陳皮普洱茶,甚至用橘子皮來冒充,沖泡之后口感還不如單純的普洱茶純粹。所以,如果你喝到不好的陳皮普洱茶,可別以為陳皮普洱茶就這樣,其實只是你沒喝到正宗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