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方法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后,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后開...
制作工序七境堂茶采摘期長,每年清明后開采,白露時封園,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茶,以清明至谷雨間采制的七境茶品質最好。七境茶采用當地菜茶品種的鮮葉為原料,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經過攤放、殺青、揉捻、...
產地環境七境堂四面環山,海拔400~500米,七境堂的東南面以筆架山為屏與羅源灣相隔,受海風的影響,氣候溫和,春、夏二季曉霧蒙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全年相對濕度平均在80%以上。土壤多為紅壤,唯石壁...
采摘時間關于采茶的時間,陸羽《茶經》說得非常具體,陰雨天不采,只有晴天清晨有露水時采摘。北宋時代的北苑貢茶,也采用《茶經》所說的“凌露采”。如趙汝礪在《北苑別錄》中說,“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
探古尋訪諸葛,煮泉品茗隆中,屬于綠茶。隆中茶,湖北名茶,以新工藝制成。其葉底明亮,色澤銀灰,湯汁綠亮,清香持久,名冠湖北省眾茶之首,頗受中外消費者歡迎。產地隆中茶產于著名的隆中,它位于湖北襄城以西約13公里...
產量斜背茶是以村莊的名字命名的,其數量有限,雖然這幾年得到大力開發,可是村莊的區域畢竟小,斜背茶的年產量只有三五百擔。據說有龍巖籍華僑訂貨數噸,銷往東南亞,可是沒有那么大的貨源,只好一度中斷協議。當...
制作工序斜背茶的制作全程需3~4h,主要工藝有殺青、揉捻、初炒、攤涼、復炒、過篩攤涼、再復炒、再過篩攤涼、足干等九道工序。1.斜背茶雖屬炒青綠茶,卻按烏龍茶的標準采摘。即待茶樹新梢伸展至中小開面...
名字由來龍巖斜背茶產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產地斜背村的農民,祖居泉州,先是遷居漳平永福,而后又從永福遷到龍巖斜背村(亦稱老寨)...
龍巖斜背茶是漢族茶農創制的名茶,屬于綠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歷史,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是龍巖市新羅區唯一入選《中國茶經》“地產名茶名錄”的優質高山精品名茶。斜背茶以產地命名...
一看顏色。凡色澤綠潤,茶葉肥壯厚實,或有較多白毫者一般是春茶;二看外形。扁形綠茶茶條扁平挺直,光滑,無黃點、無青綠葉梗是好茶;卷曲形或螺狀綠茶,條索細緊,白毫或鋒苗顯露說明原料好,做工精細;三聞香氣。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