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
斜背茶是以村莊的名字命名的,其數量有限,雖然這幾年得到大力開發,可是村莊的區域畢竟小,斜背茶的年產量只有三五百擔。據說有龍巖籍華僑訂貨數噸,銷往東南亞,可是沒有那么大的貨源,只好一度中斷協議。當地茶界認為,斜背村區域小,產出斜背茶的數量少,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利用情況
斜背茶在閩西早負盛名,現已銷往廈門、廣東等地,并外銷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僑胞的嗜愛。它以獨特的香氣(帶艾香)、濃厚的滋味、猶如新鮮橄欖的回味吸引著廣大斜背茶的愛好者。
“龍巖斜背茶”菜茶群體是不可再生的茶葉品種資源,應繼續抓緊摸底調查現有資源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措施,讓閩西這一獨特茶葉品種資源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資源保護與利用
龍巖斜背茶是福建名茶之一,產于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斜背村一帶。由于前幾年受茶價的影響,茶園管理較粗放,處于野生、半野生狀態,產量低。為有效地保護和利用龍巖斜背茶,2008年9月新羅區成立了龍巖斜背茶品種保護與利用項目領導小組;并制定斜背茶品種保護與利用項目實施方案。
11月新羅區農業局與福建省農業廳種植管理局簽訂了《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設項目任務書》。按任務書要求,目前我區已完成對有近百年歷史的16株古茶樹及具有代表性的斜背茶茶樹品種的圍欄保護工作,將進行GPS定位、立柱、標示牌設立及茶園整理等工作。新羅區政府十分重視該項目,在財政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仍安排2萬元配套資金用于該項目的實施,以確保項目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