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點頭鎮茶葉質量巡查隊對點頭大坪村一處茶園違規施用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的茶園茶葉進行挖除,以零容忍的態度守住白茶底線。8月5日,點頭鎮茶葉質量巡查隊在開展茶園巡查與綠色防控宣傳工作時發現,大坪村一處鄉村公路兩旁分別有一塊茶園特別干凈且雜草枯黃,疑似違規施用過化學除草劑。
8月5日,今年82歲的廣西六堡茶工藝技術傳承人杜超年在廣西南寧市舉行收徒儀式,接收兩名徒弟,傳授其60年的制茶工藝。杜超年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梧州茶廠廠長,是六堡茶冷水渥堆發酵工藝的發明人,一直專注于廣西茶葉的生產和研究。六堡茶的產制有1500年歷史,具有“紅、濃、陳、醇”的特有品質,是中國名茶,曾借“茶船古道”風行東南亞。圖為收徒儀式現場。
近年來,十堰市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縣域經濟發展中,深入實施“61”產業強農計劃,把茶產業作為全市生態特色農業的重要產業,在整合品牌資源、創新產業機制、挖掘品牌文化等方面下足功夫,茶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我60多歲了,身體還可以,今天靠自己采茶賺了240塊錢呢!”剛剛在湖南江華馮城古樹苦茶有限公司茶葉基地稱完茶葉的李小英,說起今天的收入滿臉笑意。
月4日,木塔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胡松旺主持召開茶葉產業發展座談會,邀請安徽天鵝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東至縣晨霧茶業有限公司、東至縣木塔白梅茶葉精制廠、東至縣西竺野茶家庭農場、東至縣曹桂良家庭農場等民營企業家把脈茶葉產業發展,為全鄉茶葉產業獻計獻策。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林貝貝,鄉經發辦負責人參加會議。
漳平市大力開展茶產業品牌創建,發展產業品牌經濟,不斷提高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助力推動茶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高質量發展。
八月的龍溪鄉,青山綠水,茶香四溢。近日,記者來到慶元縣龍溪鄉西溪村,跟著龍溪鄉茶葉種植戶楊發壽,到海拔900多米的山林間,探尋荒野茶的“茶香密碼”。
“像速溶咖啡一樣,把茶粉倒進開水里就能喝,太棒了!”8月5日,四川省達州市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巴山青”舉行新式茶飲發布會,活動現場,能速溶的達州本土茶飲產品深受好評。當天,巴山青茶產業學院在達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未來,將會有更多本土新式茶飲產品推出。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道朗鎮部分土地位于泰山山脈山區。近年來,當地與山東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結合泰山獨特的小氣候環境解決了“南茶北引”技術難點,因地制宜發展有機生態茶種植業,目前種植面積達到3000余畝。
8月4日,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茶生態環境要素司法保護示范基地在甕安縣建中鎮茶葉基地掛牌,實現了從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產業生態環境實行全要素一體化的司法保護,為黔南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插上司法護航的翅膀,用法治賦能、以示范帶動,讓滿山的“綠葉”變“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