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扎實做好“三農”各項重點工作,夏糧再獲豐收,重要農產品供給量足價穩,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均達1.9%。在疫情對全國、全省進出口貿易帶來嚴重沖擊的大背景下,云南農產品特別是水果、蔬菜、花卉、茶葉等多個品種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高原特色農產品產業優勢凸顯。
糧食生產形勢好于常年 畜牧生產加快恢復
數據顯示,今年全省夏糧總產量249.54萬噸,比2019年增產5.94萬噸、增2.44%,高于全國1.54個百分點,單產171.89公斤/畝、同比增3.06%;全省夏糧播種面積1451.7萬畝,比2019年減少9.45萬畝、減0.65%(全國夏糧播種面積下降0.7%)。截至6月底,已播秋糧作物4328.9萬畝,占計劃面積的92%,同比增133.6萬畝。據氣象部門分析,今年秋收作物農業氣象條件中等偏好。
綠油油的水田。云南網資料圖
上半年,我省生豬生產逐步恢復。產能環比上升、同比下降,但降幅逐漸收窄。據行業調度,截至6月底,全省生豬存欄2661萬頭,環比增0.98%,其中,22個生豬養殖大縣存欄1275萬頭,環比增1.2%。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生豬存欄降幅從一季度的12.6%收窄至6.6%,生豬出欄降幅從一季度的13.3%收窄至6%,豬肉產量降幅從一季度的14.9%收窄至6.4%,能繁母豬存欄降幅從一季度的10.3%收窄至2.1%;二季度生豬出欄同比增長8.1%,肉產量同比增長11.8%
截至6月底,全省飼料總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27.7%,在保障生豬恢復生產的同時,也為牛、羊、禽等其他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二季度,全省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分別增7%、3%、19%;上半年,全省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0.9%、0.6%、0.4%。
重點產業穩定發展 農產品出口逆勢上揚
今年二季度,我省蔬菜、茶葉、水果等重點產業穩步發展,延續了一季度良好勢頭,成為拉動全省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普洱茶。云南網資料圖
全省春茶產量15.8萬噸,增1.9%,疫情對茶葉生產的影響小于對終端消費的影響。全省鮮切花產量65億枝,與去年基本持平;5月份,在母親節等節日的拉動下,花卉市場出現消費高峰,5月20日,呈貢花拍中心創下拍賣市場日交易量最高值(741萬枝),花卉產業正從一季度的嚴重沖擊中逐步恢復。蔬菜種植面積970萬畝、同比增2.3%,產量1198.7萬噸、同比增6.2%,成為產量同比增加最多的產業。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1030萬畝左右,產量約360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29.6萬畝,比上年同期增長7.5%。咖啡生豆價格持續穩定在17-21元/千克之間,較2019年平均每千克上漲3—7元。
1月至5月,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21.7億美元、同比增4.8%,其中農產品出口15.5億美元、同比增13.7%,占出口總值的35.5%,是云南省第一大類出口商品。
從全省看,1—5月,全省外貿出口305.8億元、同比下降15.5%,在疫情對全國、全省進出口貿易帶來嚴重沖擊的大背景下,云南農產品特別是水果、蔬菜、花卉、茶葉等多個品種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高原特色農產品產業優勢凸顯。
涉農企業復工達產有序推進 農業投資穩步增長
截至6月底,納入全省調度的縣級以上各類農業龍頭企業4011戶,復工3935戶、復工率98.1%,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842戶,復工830戶、復工率98.57%。61戶涉農企業列入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獲得優惠利率貸款25.15億元。544戶涉農企業獲得農行云南省分行授信貸款47.35億元,663戶涉農企業獲得建行云南省分行“云義貸”授信9.3億元。1380戶涉農企業列入省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2條措施“貸款企業名單制”管理。
上半年我省農業投資穩步增長,全省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3月同比降12%,1月至4月同比增3%,1月至5月同比增10.2%,1月至6月同比增12.5%。投資項目支撐也出現好轉,1-5月,全省在建農業投資項目1941個、同比增加498個、增34.51%,新開工項目963個、同比增加395個、增69.54%,5000萬以上項目資金到位率76.5%、同比增加4.1個百分點。
從全省看,1月至6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3.5%;從全國看,1月至6月,全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3.8%。云南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恢復情況好于全省固投平均水平,好于全國第一產業固投平均水平。
下半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按照扎實做好“六穩”、全面落實“六保”工作要求,堅決抓好糧食和生豬生產,以更大力度推進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打造,做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切實發揮好農業農村經濟的基礎性作用。
云南網記者 王淑娟
責任編輯:黃磨西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