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塔山瑤族鄉,2017年被評為“中國森林氧吧”,2020年6月成功申報國家級天堂山銅鐘嶺森林康養基地,是遠近聞名的休閑避暑勝地。
塔山瑤族鄉位于“少、弱、邊、散、窮”的高寒山區,瑤族同胞占56%,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27.25%。獨特的地形也造就了其茶葉種植的先天優勢,當地擁有高山有機茶園4.5萬畝,被評為“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佳示范鄉鎮”。近年來,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依托優良的旅游資源,源源不斷的客流,大力發展生態游、茶園采摘游,帶動瑤族同胞脫貧致富,譜寫了一曲茶旅融合的贊歌。
景區引客來茶鄉忙致富
曲折蜿蜒的盤山路連接著這片尚未完全開發的凈土,隔開了城市的喧囂。記者打開車窗,新鮮的空氣彌漫進車廂,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氣。前面就是敖頭村了。這個村子是進入天堂山森林公園的門戶,村子周圍到處是修剪齊整的茶園。
天堂山“春觀花、夏戲水、秋溯溪、冬賞雪”的風情畫卷吸引著大批游客,游客的到來又帶火了瑤山的茶園。這里盛產的“塔山茶”曾是宋代貢品,富含鋅硒,搭上旅游的快車后,它們如今變成了鄉親們致富的“黃金葉”。
敖頭村書記、主任盤久余是土生土長的瑤族人,淳樸的笑容很快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旅游發展起來了,游客多起來了,茶葉也比以前更好賣了。采摘制作茶葉、吃野菜、體驗打糍粑等,成為游客必選的體驗項目,今年五一期間,村里最多一天接待了1萬多人,3家農家樂全部客滿,許多游客到下午3點還沒有吃上飯。所以建議來天堂山的游客提前跟農家樂預訂。”一席話道出了天堂山景區發展為村民帶來的改變。
“早些年,村民們一窮二白,過著‘游牧式’生活,十分漂泊。現在瑤族同胞都穩定下來了,家家戶戶蓋起了小洋樓。”盤久余回憶道。
從敖頭村再往里走,就是塔山瑤族鄉最大的村子——獅園村了,該村曾獲評“湖南十大最美茶葉村”。獅園村位于天堂山的山腳,是上山和下山的必經之地。
獅園村村主任何萬先介紹,2015年以前,村子里只有三四家農家樂,2015年起,隨著天堂山景區不斷發展,農家樂越來越多,目前全村已經有26戶農家樂,規模大一點的一年營收可達20多萬,自從吃上了“旅游飯”,村里原有的61戶貧困戶現在只剩下5戶。
現年75歲的雷連芳老人曾是貧困戶,2016年他和老伴開始經營自家的連芳土菜館。土菜館就在路邊,生意很不錯。雷連芳說:“我們一年收入在三四萬元,今年五一每天能掙2000多元。每年清明到谷雨采茶時節,我們會特別忙,游客最多的時候有10多桌同時吃飯,我們只能采取流水席的方式接待。”
呵護原生態打造特色游
隨著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成功獲評“中國森林氧吧”、國家級天堂山銅鐘嶺森林康養基地、湖南省森林康養示范基地,生態游已然成為塔山的拳頭產業,協調保護與開發也成為天堂山進一步發展的重大課題。
為杜絕山區群眾偷砍亂挖等破壞生態行為,2014年塔山鄉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瑤鄉的決議》,就全鄉“生態+”林業、水源、土地、公路、村莊、茶葉、文化等“七個生態”實施嚴格保護。2016年11月,上述文件修訂增加了“生態旅游”內容,強調要抓好森林防火,封山育林、造林護林和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全鄉范圍內一律不開礦、不發展工礦業,防止“破壞生態式”扶貧等內容。
此外,各村成立環保監督委員會,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全鄉“護生態、愛環境”氛圍濃厚。
隨著環境的改善,天堂山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平均達3.7萬個,高的達5.3萬個,成了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多年未見的野生娃娃魚也在山區溪澗里出現。
塔山瑤族鄉政協聯工委主任尹建成介紹,近年來,塔山鄉依托省級非遺項目“瑤族談笑”及盤王節,打造以瑤族特色為主的民族風味游。比如,要求當地民宿建筑一律按照瑤家傳統風格修葺;學校每周開設一堂“瑤族課”,學習瑤族日常用語、民族歌舞、繪畫等傳統技藝;節假日,瑤家的青年男女穿著傳統服裝,走上街頭與游客互動交流。
目前,塔山鄉已建成西江天堂瑤寨, 讓游客體驗到“住瑤寨、食瑤菜、品瑤茶、穿瑤服、唱瑤歌、跳瑤舞”的獨特感受。
增加新設施豐富六要素
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存在著交通、設施等方面的瓶頸。
為了進一步轉型升級、帶動周邊村鎮發展,近年來,常寧市對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區實施了景區品質提升工程,完善各項配套設施、提高了景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目前,景區已經完成了3.5公里觀光游步道、3000平方米停車場和環保廁所、入口長廊等基礎設施建設,天堂山“山頂是草原、山腰是花園、山腳是樂園”的發展格局逐漸形成。
獅園村充分利用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吸引力,通過“旅游+茶園”等融合形式,發展有機茶園產業、特種種植養殖業,打造旅游景觀;以“旅游+特色作坊”為載體,家庭為單位,帶動全體村民參與經營,將特色農產品和山珍加工成商品,通過“旅游購物”的形式轉變成經濟價值;幫助農民和貧困戶發展餐飲、住宿等旅游服務,直接帶動致富增收。
尹建成說,近年來,塔山鄉以野生杜鵑花游為特色,打響了天堂登山、樂賞杜鵑、品塔山茶的旅游特色品牌,扶持貧困群眾創辦旅游商店8家、農家土菜館35家、土特產銷售點5個、完善大型接待中心3個。為促進天堂山及周邊旅游的全面發展,塔山鄉還組織旅游電商培訓以及鄉村旅游發展與規劃培訓,對開設農家樂的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下一步,塔山鄉還將在編制旅游扶貧規劃、創新鄉村旅游業態、提升旅游基礎設施、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實施旅游扶貧試點、拓寬旅游增收渠道、加大旅游扶貧宣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八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旅游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來源:中國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