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白眉是江西上饒縣創制的特種綠茶,它滿披白毫,外觀雪白,外形恰如老壽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其鮮葉采自大面白茶樹品種,根據采摘技術和鮮葉幼嫩程度不同,分為三個等級:銀毫、毛尖、翠峰,總稱“白眉”。
歷史發展
上饒產茶歷史悠久,茶祖師陸羽曾寓居上饒茶山寺,育志記述:“育城北茶山寺,陸羽晚年在此寓居,即山種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上饒白眉解放前以河紅盛名,1956年改“饒綠”。1968年至1984年從上滬鄉洪水坑群體茶園中,選得優良單株,經過系統選育,無性繁殖,而育成“大面白”良種。1983年在上饒縣尊橋鄉茶場創制出新茗茶“上饒白眉”。1984年經省級鑒定為江西茶樹良種之一。
自然環境
上饒,位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靈山地區。地處東經117041一118014,北緯27058一28050,武夷山脈東部,懷玉山脈東南部,史稱“豫章第一門戶”,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132公里,境內中山、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從南北兩端向中部呈階梯狀遞降,平行于信江對稱分布,明顯構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馬鞍形地形。南部最高點五府崗海拔1891.4m北部最高點靈山天梯峰海拔1496m,丘陵低丘主要分布在縣境中部信江兩側,占全縣總面積48.8% 。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80C,極端高溫40.5 ℃,10℃以上有效積溫5480℃,無霜期270天,年日照1839小時,年蒸發量1650mm。土壤主要是紅壤、黃壤、石灰土、紫色土等六類。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熱充足,無霜期長,有利于茶樹生長。
采摘工藝
大面白良種,品種純一,發芽整齊。加工上饒白眉,對釁葉要嚴格,總的要求是:“嫩、勻、鮮、凈”。上饒白眉的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開展,一芽二葉初又。為保證鮮葉均勻一致,做到五不采,不采雨水芽,不采露水芽,不采空心芽,不采變色芽,不采蟲傷芽。
采用單手提采法,采下的芽葉及時放入小竹籃里,防止太陽直曬,鮮葉進廠及時攤放在潔凈的嫂盤里,置于室內通風的地方,攤放厚度約二厘米,時間4至6小時,鮮葉減重10%左右。鮮葉經過適當攤放,有利于提高“上饒白眉”的品質。在攤放過程中,隨著水分的散失,鮮葉產生緩慢的理化變化,使部分青草氣散失,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透出清香。同時,不溶性的淀粉因淀粉酶的作用,而部分轉化為可溶性糖類,以不利于形成“上饒白眉”清香鮮醉的香味。
上饒白眉的制作工藝分殺青、搓揉、烘賠三道工序。
品質特點
成品上饒白眉,細長的茶葉上布滿白毫,可是一旦加水沖泡,杯中的茶芽猶如雀舌,上饒白眉尤為吸引人的是獨特的熟栗香,因為原料上饒大面白的嫩芽氨基酸含量非常高,經過一系列高溫處理,會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等級標準
上饒白眉由于鮮葉嫩度不同,加工的上饒白眉,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特級上饒白眉。為一芽一葉初展加工,近似白毫銀針,如不細看,惜認為白茶,區別在于白毫蓋下的芽色翠綠,不象白毫銀針青綠,外形雪白,香氣清高,具有濃厚的熟栗香,味鮮美回甜,茶葉沏泡杯中,朵朵茶芽猶‘如雀舌,婷婷玉立。
一級上饒白眉。芽葉肥壯,白毯顯露,香高寸寺久,滋味鮮醇。
二級上饒白眉。外形壯實多毫,香味鮮爽濃厚,湯色翠綠青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