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茶人鄭亦生千里迢迢從福建來到信陽,開始了“信陽紅”的研發工作。“那3個多月的時光是揮之不去的,青葉采摘、萎凋、揉捻、解塊、發酵……經過100多次的反復試驗,最終研發生產出高品質的信陽紅茶,結束了信陽沒有紅茶的歷史。”
繞過幾個山腰,路過一座小橋。眼前,是一個坐北朝南的獨立小院,環境幽靜。如今,福建人鄭亦生對這里的一山一水都耳熟能詳,這里是信陽毛尖的主產地浉河區浉河港鄉的一個秀美村落,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就是白云村。因為茶,因為愛茶如命,因為“信陽紅”,兩年前,就在白云村這個地方,鄭亦生,開始了“信陽紅”的研發工作。
“當然,‘信陽紅’的誕生,與福建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省委書記盧展工來河南之前,在福建工作,愛茶懂茶的盧書記視察信陽茶產業之后,點題發展信陽紅茶;再就是,信陽紅茶的技術,也是按照福建最好的坦洋工夫紅茶的工藝流程操作的。”鄭亦生說。
在鄭亦生的眼里,他與信陽有著不解之緣,“大部分閩南‘客家人’祖上都是信陽人,從福建來到河南,來到信陽研發信陽紅茶,是回家,是尋根,是緣于我們對河南內心的情感回歸,也足見閩豫兩地文化背景之源遠流長。”鄭亦生捧起一捧紅茶,深深呼吸,也真情感慨。
“信陽紅”與福建的不解之緣他的一生 注定與河南血脈相連曾經供職于福建福安市茶葉局的鄭亦生本身就是高級茶藝師,如今,他舉家遷居河南信陽,他的眼里,信陽才是他真正的故鄉,信陽才是茶的故鄉。因為對茶的熱愛,鄭亦生的腳步就無法停止,研發成功信陽紅茶之后,半發酵茶“信陽觀音”也應運而生。
“盛產茶葉的信陽給了我許多靈感,也給了我很多機遇。”鄭亦生說,現在,他的信陽紅茶葉公司在省內自建的營銷網點達60多家,以感受茶文化旅游藝術精品的“印象信陽紅九拓大觀園”項目也正在啟動。
鄭亦生慶幸自己選擇了河南,選擇了茶產業。他說,目前,河南已經出臺了茶產業發展規劃,未來10年,河南投資近百億發展茶產業,河南將成為中國北方茶葉生產、加工、貿易和文化中心。“通過茶葉生產的一系列過程,茶的重要性越發顯現,我們的舞臺也更大更廣了,我的一生,一定與茶息息相關,一定與河南血脈相連。”茶人鄭亦生認為,是茶,是“信陽紅”這一根紅線,令他真正找到了他的情感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