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茶到底是怎么做的:采花、伺花、干茶、窨制、周而復始……個中學問,大有講究。
1.采花
采花的最佳時間在下午二、三點之間,正是日頭最毒的時候。
經驗豐富的花農,根據花色就能判斷采摘時機是否成熟。茉莉花蕾由青轉黃、再由黃入白,當花蕾雪白剔透,肥碩而又飽滿時,就該動手了。
2.伺花
對,“伺候”這個詞,被堂而皇之地收入制茶術語,茉莉之嬌貴可見一斑。
采訪一位茶人,會得到大量關于這個步驟的名詞:“復堆”、“通花”、“燒花”等,關于這些,你只需明白:所有繁冗的步驟,僅僅為了讓花蕾順利開放。
3.干燥茶坯
茶葉在窨制前,需要再一次復火干燥。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名字——雪芽、銀峰、珍毫、香芽、龍珠等,無非都是在描述茶的原料。大部分茉莉花茶,無外乎白茶和烘青綠茶兩種。
烘青茶吸香能力強,覆以花之香氣,再合適不過;白茶則是高級花茶的寵兒,樸實清潤,著實襯得起花香的鮮郁。
左為白毫銀針(白茶最高級),右為烘青綠茶
4.窨制
通風換氣、篩掉次花:首先,將茶葉和鮮花層層疊疊反復覆蓋十多次,最頂部的茶葉防止香氣外擴,然后再用翻耙將花茶堆輕輕推開,讓茶和花充分拌和均勻。
然后是投花量,茶、花使用的比例是關鍵。也是決定花茶等級的重要因素。
等茶花充分混合后,奇妙的變化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