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銘,人稱“楊普洱”,記者第一眼見他,感覺他不像一個做生意的老板,透露出一種文人的儒雅之氣,談吐之間可以感受他淵博的學識。楊普洱1990年開始玩茶,收藏有大量上世紀90年代出品的普洱茶品,2004年開始自己制作茶。他說選擇做茶葉適合自己的性格,做人要像茶,平平淡淡卻又內里精彩不斷。到目前為止,楊普洱已經收藏自制的各品種好茶70多噸。
“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在楊普洱看來,一個人喜歡一款茶的味道,跟性格有一定的關系,人家說性格決定命運,喝茶是性格決定味道。喝上幾年的普洱,幾百種品種里肯定能遇見屬于自己的味道。味道是很私人的東西,就像一個人喜歡聽的音樂、看的電影不同一樣,何況還有產地、廠家、時間、工藝等重要因素。
楊普洱告訴記者:“我有一個畫家朋友,有一次去看他,發現了一幅很美的畫,我很喜歡,就問朋友這幅畫要多少錢?但是那位畫家朋友也想要我收藏的一種普洱茶,于是說這畫就送給我了,當時我也不好意思就送了他一些茶。”
大健康乃核心價值
如今,收藏普洱茶的人很多,但是為什么要收藏普洱茶喝普洱茶?很多人弄不明白。有的說味道好,有的說歷史長,有的說這是我們的國粹等等,哪一項才是讓全國人民、世界人民去喝普洱茶的核心價值之所在呢?余秋雨用3個字一語道破:“大健康”。
健康才是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里能夠讓人人都關注的東西,而普洱茶的大健康概念正是其他地方都無法復制的。在普洱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當中所產生的大葉種,成片的、多區域的大葉種是中國其他地方沒有出現過的。
楊普洱告訴記者,他曾經和余秋雨在一起喝茶,余秋雨就曾說過,從開始喝茶到愛上普洱茶,他也是走過了3個階段,最初喜歡綠茶,但喝了烏龍以后就覺得綠茶輕薄了,可是喝了普洱茶以后又覺得烏龍輕薄了。他的家鄉是浙江,是產龍井的地方,他夫人馬蘭的家鄉是安徽,是產太平猴魁的地方,可現在,他們都喜歡上了普洱茶。
普通市民也可收藏
據了解,一般喜歡上茶的朋友,開始是一片片的買,然后對普洱茶越來越上癮,變成一提提的買。再進一步就是一件件的買,到了這個階段茶友買這么多茶,不光是為了現喝,還存放起來,著眼于將來當老茶喝,或者是作為一種理財投資手段。“除此之外,茶被譽為是最好、最健康的飲料。收藏普洱茶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愛好,另一方面也是送給親朋好友的最佳禮品。”楊普洱告訴記者。
如果有條件楊普洱還是建議大家去茶產地買,市面上的普洱茶一般人很難分辨不說,價格也摸不清楚,往往很容易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