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 ,他獨具慧眼 ,轉包荒山打造茶園 ,帶領群眾共奔富路;7年后 ,他依靠科技種茶成了大戶 ,成為侗鄉黨員帶富 、科技種茶的領航人。他就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綠源茶業公司老總唐慶豐。
拓荒種茶辛勤致富
“靠山吃山 ,開荒興建綠色銀行是山村脫貧致富的好出路!”2006年 ,唐慶豐看準了斗江鎮扶坪村坡浪嶺的15公頃荒山 ,與縣 林業局簽下轉包合同 ,決心大干一番事業。看著雜草叢生的荒山 ,有人嘲笑他是“腦子進水”。但他并不在意 ,與妻子起早摸黑地干 ,并請來同樂苗族鄉的八戶村民一起創業。他們在荒山種上安吉白茶和烏牛早 、龍井 、浙農等優質茶樹。很快 ,茶園吐翠 ,用苦盡甘來的事實回擊了嘲笑。
而后 ,唐慶豐又與扶坪村的村民租了10多公頃地 ,擴大了茶園的種植規模。其茶園面積現在已達26公頃 ,年產干茶22噸 ,年“吸 金”300余萬元。為了打響自己的茶葉品牌 ,2010年 ,他還投資100多萬元注冊成立了三江綠源茶業有限公司。
科技提質事業壯大
茶市競爭激烈 ,這需要提升茶葉品質 、打響茶葉品牌。為此 ,唐慶豐在縣城和南寧開設了營銷部(點) ,宣傳 、推廣其茶葉品牌。同時 ,他以打造觀光茶園 、生態循環的有機茶園為目標 ,今年投資50萬元建設休閑山莊 、魚塘。為了提升茶葉科技含量 ,延伸產業鏈 ,他還投資25萬元在茶園內建起養牛場 ,養牛50頭。以山中之草喂牛 ,再將牛糞發酵后用于種茶 ,既省了肥料錢 ,又提升了有機茶的品質。這一創舉 ,還被桂林農科所列為今年的水溶性有機肥試點項目。
在唐慶豐的帶動下 ,扶坪村如今已經形成了種茶熱 ,茶園面積擴大到30多公頃。而在每年的新茶上市季節 ,唐慶豐都積極為當地茶 農提供技術 、加工 、銷售一條龍服務。其加工的中高檔綠茶 、紅茶 ,如今遠銷馬來西亞 、新加坡等國。
唐慶豐被評為三江縣2010年種茶大戶和2012年產茶大戶 ,其綠源有機茶還先后獲2011年第八屆“桂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第九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2012年第四屆“柳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中國名茶”評比金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