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紫砂陶壺13載,如今藏品已近萬件,他還立志于傳播中國民族文化,他說,是因為有些外國人的學習勁頭感動了他。他叫劉永健,是一位穩(wěn)當、敦厚的大連漢子。
與大師成忘年交
劉永健特別崇拜制陶界出名的大師們。
高麗君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花壺制作大師。劉永健輾轉(zhuǎn)找到了高老的女兒,拜托她帶自己見見高老。幾次談話后,高老對劉永健特別認可,兩人成了忘年交。
幾年前,高老來到大連,得知劉永健有時會因為經(jīng)濟緊張,眼瞅著一些大師的作品不能收藏。臨走時,高老拿出三件花壺作品告訴劉永健:“這幾件東西,你先留著。”劉永健說,當時他都呆了,不知道該怎么向高老表示感謝。
不舍藏友放棄生意
2003年春天,有朋友邀請劉永健到北京發(fā)展,這些朋友在北京給劉永健租了兩處房子,讓他發(fā)展紫砂制品銷售事業(yè)。就在這時,一些紫砂陶壺藏友找到他,希望他留在大連。藏友們表示,劉永健是紫砂陶收藏界屈指可數(shù)的行家,不僅為人低調(diào),還毫不吝嗇地幫助別人,甚至有些藏友買了不法商販的東西,只要劉永健看到,他都會直言不諱地指出。
見藏友們說得懇切、真誠,劉永健表示放棄去北京發(fā)展,消息傳到北京,他的朋友們直說他傻,說有錢不賺的人純粹是腦子有毛病。
立志傳播民族文化
長時間和藏友們交流,劉永健發(fā)現(xiàn),一些國外的藏友比國人更愛收藏紫砂陶壺,于是今年8月,劉永健創(chuàng)建了乾坤民族藝術(shù)文化學校,開設(shè)了柳琴、書法、陶瓷鑒賞、茶藝班。一段時間后,劉永健被一些外國人的學習韌勁所打動。
漸漸地,民族藝術(shù)文化學校的學生們學會了寫漢字、彈柳琴、還學會了茶道藝術(shù)、陶瓷鑒賞,“這些學習中國民族文化的外國人經(jīng)常說世界是一個‘地球村’,他們愿意把中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傳播給其他‘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