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文化 /  名人與茶 /  尚明 中國畫茶第一人

尚明 中國畫茶第一人

《茶經圖》

尚明正在為巨幅圖《閩都古城》潤色

尚明

12月23日,有“中國畫茶第一人”之稱的尚明先生將在福建博物院舉行一場畫展,這將是一場茶文化盛宴,其作品共分為六大主題,回顧到神農時代。屆時,大家可以在濃郁高雅的茶香喜氣中,共同品茗言歡,把手傳情,賞析茶畫,感受一位視覺藝術家獨特的人生魅力。讓茶人走進尚明的茶畫世界,讓茶畫藝術走進平民百姓的生活中。

本報記者為此專門走訪并解讀了本次畫展的幕后主人公———茶畫藝術家尚明先生。

茶通六藝

尚明好茶。

與尚明約談,當然是在茶香氤氤的茶室里,冬日的午后陽光灑進來,與茶香混合著,我們在茶室聊天自然而然流動出一份暖意。

尚明似乎不太愛笑,他那清癯的臉上是沉靜的,與我們想象中的那種藝術家的張狂大相徑庭。或許是他心靈深處承載的故事太多,那沉靜中顯露著些許的木訥和孤寂,甚至讓人聯想到孤傲。幾句寒暄過后,當談到品茗時,他那原本沉靜的面孔就如春風拂過水面,掀起陣陣漣漪———聽他引經據典說《茶經》,思古辨今地娓娓道來,其間還不乏連珠妙語,此時,才恍然:畫家的博學和幽默、謙和與自信,其實都隱藏在他的沉靜之中。

我們的話題從他的世界首幅茶文化巨制國畫長卷作品《茶經圖》說起。

很顯然,這幅長卷將是本次畫展中的一個沖擊波———畫卷長21.8米,寬0.33米,根據茶神陸羽《茶經》所敘文字精心繪制而成———此舉不但填補了茶畫繪畫史上的空白,也為中國茶文化史構建了一個制高點。

當然,尚明成功了。

尚明以茶入畫,自然是受福建茶文化的影響。“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茶在七件寶中最具包容性、廣闊性和平民意識。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廣闊也最為通大和玄妙。

尚明從藝35年,其山水畫在圈內已贏得陣陣喝彩。為讓自己的山水畫找到一個最新的突破口,他大膽地以茶入畫。他五年前便開始潛心研究茶文化,遍訪名山茶事,徜徉在茶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翻閱上百萬字的茶史文獻,尚明的目光首先停在陸羽的《茶經》上。

只一瞬間,他明白了,這決不是意外,這是宿命。

他在靜靜的夜里,拈書微笑。他終于明白這是自己命運的一個契機,一個姍姍來遲的契機,這個契機,既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神奇,也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艷……《茶經》,敲開了尚明茶畫藝術生涯中的另一扇門。

作為觀者,在茶香繚繞的《茶經圖》長卷中,我們不但看到了一位青年畫家在人物、山水創作方面的過人才氣,也目睹了傳統文化以浸潤方式再度延續傳承的可喜一幕。在山水的點染之間,尚明著意營造一種自在的意境,并勾勒了千年茶文化的大觀園。

以茶入畫

尚明的“茶畫”其實已獨步畫界許多年。他的一幅展現武夷山茶文化的茶畫《大紅袍》,曾在武夷山茶文化節上,當場以16.6萬元被人拍走,此舉給尚明一股特立獨行的力量:中國茶畫第一人,當定了!

尚明喜畫巨畫,墨氣淋漓,點線構成,以獨特的視覺藝術,畫出大畫面、大氣魄、大效果,把茶道、畫道、人道融于他的內心世界。他興之所至,總是通宵達旦地創作。這些,都可以從他的《閩都古城》、《陸羽圖》、《天堂秋韻》等巨幅作品中品出三味。

除此之外,尚明對于小品的駕馭能力,也頗讓人稱道。他的六大主題創作,多幅小品如《茶美人》系列,其色彩之簡潔明快和諧,幾達極致。而精致非凡的《斗茶圖》,則用白描手法,精心繪出古代茶人的不同形態,其逼真之勢,躍然紙上,仿若讓人走進了數百年前的斗茶場景……

對話

看著那些茶畫,仿佛聞到了茶香,這些畫都是在什么樣狀態下創作出來的呢?為此,記者與尚明有了如下的對話:

記者:《茶經圖》將在23日展出,但據我了解,此畫未展已先火,聽說已有機構要出1000萬元收藏此畫?

尚明:這幅長卷確實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情和關注。藝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藝術是無價的。《茶經圖》是我迄今為止最有體會的一次創作。前些天,有幾個買家已發函愿出重金商購《茶經圖》,我想等此次畫展結束后再做決定。

記者:你覺得1000萬元多了還是少了?

尚明:我覺得價有所值。此前,也有日本的專家曾估過5000萬元的價格。但這是國粹,不能流到國外去。

記者:許多人都很好奇,你的《茶經圖》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下完成的呢?

尚明:繪制《茶經圖》,歷時5年。這是對我的一次全面檢閱。為了這幅畫,我進行了大量的案頭工作,我飽讀了《茶經》、《二十四史》、《搜神記》、《大觀茶記》等茶史巨著,研究茶史,考證人物,匯集資料,勾勒草圖,通宵達旦走進茶的世界。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記者:你自己怎么看待“中國畫茶第一人”這個稱謂?

尚明:作為以茶為創作題材的畫家,是我對藝術的一種追求,也是史無前例的一種嘗試,這是命中注定的,別無選擇,我會一直走下去,創作出更精更美的茶畫作品,讓更多的茶人喜歡我的茶畫,我就心滿意足了。

記者:本次的另一幅長卷《鐵觀音》也是這次展覽的重點作品,這是在什么情景下創作出來的呢?

尚明:“鐵觀音”早已名揚天下。這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茶王”吳榮山先生品茗時,應邀去了安溪茶鄉采風、體驗生活,所到之處,那種制茶氛圍以及家喻戶曉的鐵觀音傳說,點燃了我的創作激情。一回到福州,我就立馬投入《鐵觀音》的創作,這幅十米長卷幾乎就是一氣呵成的啊!

□采訪后記

據記者了解,在展覽之前,中國名氣很大的收藏機構“長風堂”,特地邀請了專家組對《茶經圖》、《閩都古城》等畫進行藝術鑒定,大家一致認為尚明的《茶經圖》“不但形神兼備,又厚重真實,極具鑒賞和收藏價值”。而國內的一些藝術界評論家也認為尚明繪畫藝術當前已到了筆墨嫻熟,“應物而施,隨形賦彩”的至臻妙境。

尚明對茶畫藝術的執著追求,任重道遠。我們期待著他夢中那些掛滿枝頭的“茶果”,都能在不遠的將來化作現實中的收獲……

本畫展免費贈票熱線:0591-83195182

□茶人眼中的茶畫

吳榮山:茶人和茶畫是心意相通的

一個畫家,可能通過品茗,通過茶文化,打開茶畫的這一扇門,那么,一個資深茶人眼中的“茶畫”,又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呢?本報記者為此特地采訪了資深茶人、福建三和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安溪茶葉協會福州分會會長吳榮山先生,以下是吳榮山先生的心里話———

我和尚明結識時間并不是很長,但神交已久。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執著地遨游于茶畫世界,而我則癡迷于鐵觀音的制作與推廣。兩個人,一個以繪畫藝術傳承演繹茶文化,一個以茶品實物推廣發揚茶文化。

現在,兩個人終于走到一起,結識并合力推廣茶畫藝術大展,可謂“殊途同歸”。

凡作為茶人,《茶經》乃是必讀之卷。我入茶行十數年,每讀《茶經》總覺含英咀華,不勝受用,《茶經》于是成為我心中的一塊“圣地”。推己及人,癡情于茶者,莫不如此。

后來終于在尚明的畫室里見著了《茶經圖》。當尚明拉著我的手,在二十余米的長卷前激情指點的時候,我沒有想象中震撼的感覺,我所產生的,是一種徹腑莫名的感動。尚明當時說了些什么,我大都無法回憶。我只記得,自《茶經圖》長卷起筆的每一處描繪都與我內心的《茶經》印象一一對應、靈犀相通。

尚明的畫是靜止的,但我駐足于前的感覺卻似看到千年的茶人茶事悠揚而有序地向我走來,他們所過之處,在我的身旁飄過一絲絲的香韻。

有評論說,尚明的《茶經圖》是“茶的大觀園”,我深以為然。無論是從茶史的角度,從制茶的角度,從茶禪的角度,從茶藝的角度,還是從茶俗的角度,你都能看到不同而完整的世界。

尚明不懂制茶,但他對茶韻的理解與運用卻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在《茶經圖》上,尚明對人物造型、色彩運用、謀篇布局乃至于文字器物等細節的處理無不透露出茗香意境。

思來想去,尚明之所以能在《茶經圖》中達到“茶畫合一”的境界,可能和他對中國茶文化深入精髓的理解與喜好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