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有許多名人與茶結緣,不僅寫有許多對茶吟詠稱道的詩章,還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軼聞。 唐代陸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經》,流傳千古,后世尊為“茶圣”。陸羽取水極為講究,煮茶必佳泉。他將煮水分為三個階段:一沸、二佛、三沸。認為一沸、二沸之水不可取,三沸之水最佳,即是當鍋邊緣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動時取用。唐朝詩人盧仝飲茶有個奇特的規矩:每次不喝第七碗,否則就會喝醉。他在《飲茶歌》中曾這樣描繪:“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明代湖州司馬馮可賓一生茶壺不離手。也喜歡自斟自飲,以為只有這樣才能品味出其中樂趣。即使是客人來了,他也是每人發一把小壺,任他們自飲。乾隆飲茶用水也十分考究。他遍嘗北京各處的井水和泉水后,最后選中 北京西郊玉 泉山 的泉水,賜名為“ 天下第一泉 ”。乾隆游江南時,隨從專門用車拉著玉泉水供乾隆沏茶飲用。可是途經濟南時,無意間品嘗到趵突泉水 ,覺得其甘冽勝過玉泉水,就把帶來的玉泉水倒掉,全部換為趵突泉水,并親筆題“ 激湍 ”兩字勒石于泉邊。
范仲淹詠茶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
明三寶太監鄭和曾七次遠渡重洋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最遠曾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每次都帶有茶葉,促進了茶和茶文化的傳播。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算愛新覺羅·弘歷即乾隆皇帝了,他嗜茶如命,到處評水品茶,寫有多首詠茶詩,當他提出讓位于兒子時,有老臣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呀”!乾隆聽了笑道:“君不可一日無茶也”。他每年都要到行宮承德避暑山莊避暑,處理政務,此時正是山莊湖區荷花盛開的時候,因此寫下:
平湖幾里風香荷,荷花葉上露珠多。
瓶磊收取供煮茗,山莊韻事真無過。
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特別愛茶,寫下了無數詠茶的詩句,這是他其中的一首。
中國是茶的國度。宋代王安石《議茶法》說:“夫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而梁實秋先生《雅舍懷舊·憶故知》說的更絕:“不喝茶,還成為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