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茶師、“茶狀元”顏炳夫先生,從小跟隨父兄種茶制茶,兄弟三人排行第三,三兄弟均在安溪茶藝學校深造過。自小聰穎、勤奮、好學的顏炳夫,對茶葉生產、加工極力研究、開發,如今他對烏龍茶的種、采、制、評樣樣在行。現在,不僅能制好茶,而且善于經營,不愧為制茶高手、農民企業家。在歷屆茶王賽中多次榮獲桂冠。其創辦的寶潭茶業有限公司,亦因經營有方,規模日益擴大,效益逐年上升。短短幾年,便由200多平方米的家庭作坊,擴大到占地樹畝,擁有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的茶業大廈,并引進全套先進制茶設備,從人工制茶到機械作業,由日產數斤到年加工能力數萬擔,市場由國內擴展到國外,品種由單一到系列并轉向多元,如今實現產、制、銷一體化、科學化,由于他在科技興茶事業中作出很大貢獻,1993年6月,當選為安溪縣人大代表,1994年8月被選為寶潭村副村長;1995年5月17日,西坪茶業同業工會成立,被選為副會長。寶潭茶業有限公司連續數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產品暢銷國內外,成為當地的創匯大戶,為國家稅收作出巨大貢獻,引起各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多次被國家相關部委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予各類好評與獎項,深受同業的支持與客戶的贊譽。
成功的背后是辛酸的,面對今日諸多榮譽和不斷發展的事業,令人欣慰與感嘆!憶當初,談何容易,為了生計,為了事業,不甘寂寞的他,早在文革期間便做起了茶業營運(實為茶販子),那時上下求索,無人理解,曾在雨傘中偷偷裝茶賣的經歷,使他挫折過,被割過“資本主義尾巴”還被游街批斗過......,但堅強與執著的他并沒有倒下、反而更加倔強,他堅信總會有云開日出的時候,在他執著的追求下,終于迎來了曙光。隨著改革的開放與開發,精明的他,果真先人一步,于是便有了“1978年的西坪土特產加工廠(實為茶葉加工廠),1989年的寶潭茶業加工廠,也就是今日的寶潭茶業有限公司,經過長年的辛苦經營,才換來今日的驕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