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從與茶文化有關的報刊雜志中,還是各類網站傳媒上,對中國與俄國茶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可以看到劉峻周的名字,他是20世紀初期享譽世界的一代“紅茶王”,并為建立中俄兩國人民的交往和友誼作出了卓越貢獻。有關報道還明確指出劉峻周是寧波人。但令人遺憾的是,劉峻周不是寧波人,而是廣州人。這是他的后人、孫子劉浩先生(現任北京大學俄語系教授)親口告訴我的。然而,正是因為劉峻周到寧波學習茶藝,才有緣建立起一條寧波———廣州———巴統之間的中俄“海上茶葉技術傳播之路”。
據有關史料記載,從公元6世紀開始,俄國人就通過陸上、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從中國引進茶葉,并逐漸成為中俄貿易中的大宗商品。在俄語里,“茶葉”(чай)的發音就是漢語“茶葉”的音譯。由于俄國絕大部分領土地處亞寒帶氣候區,不適宜種植茶葉,所以,俄國從中國購買茶籽和茶苗、發展茶葉種植業,遲至清朝中葉才開始。即便如此,還因為缺少必要的茶葉技師,多數中國茶苗在俄國自然條件尚可的地區移植栽培,也均遭失敗;或者是由于加工技術不佳,茶葉品質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于是,俄羅斯茶商們便產生了來中國雇聘茶葉技工、技師指導植茶、制茶的想法。
清光緒十四年(1888),經常往返于中國的俄羅斯茶商波波夫訪問盛產茶葉的浙東地區寧波,在一家茶廠選購了幾百普特(1普特為16.38公斤)茶籽和幾萬株茶苗,并結識了一位年輕英俊的茶葉培摘、生產加工的師傅,此人正是劉峻周。當時的劉峻周其實只是寧波這家茶廠中的一位打工的伙計。波波夫仔細地觀察著他的工作狀態和嫻熟技藝,對這位青年人產生了好感。波波夫向他詢問了好多有關茶葉種植和加工的問題,劉峻周非常簡明易懂地作了回答。波波夫隨后便勸說劉峻周跟他去俄國,劉峻周沒有答應。此后數年,劉峻周與波波夫又有過多次接觸,相互增進了了解,所以在光緒十九年(1893)波波夫再度說服劉峻周跟他去俄國時,劉峻周為了養家糊口,同意冒險去海外闖一闖事業。幾天后,他向波波夫提出,由他再組織幾位相好的技工一同前往。波波夫非常滿意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于是波波夫偕同以劉峻周為首的10名茶葉技工,從寧波出發,南下廣州,再由廣州登船離開中國,遠涉重洋,繞道印度、蘇伊士運河和亞歷山大港,渡過愛琴海、黑海,抵達格魯吉亞(俄駐格軍事基地巴統)阿扎里亞地區。由此在茫茫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又建立起了一條中俄之間,確切地講是中國與現在稱謂的格魯吉亞共和國巴統之間的“種茶、制茶技術傳播之路”。
劉峻周等人來到俄國,與波波夫之間建立了一個聘任合同關系,波波夫把他們安排在高加索、巴統地區工作。他們化了3年時間,種植了80公頃茶樹,并按照中國茶廠形式建立了一座小型茶廠,采用中國的制茶方式,正式開始茶葉生產。3年后,也就是1896年,劉峻周等人與波波夫之間的合同期滿,由他們親手建立起來的茶廠已經初具規模。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派亞熱帶景象:湛藍的黑海風平浪靜,一望無際。海岸彎曲,峰回路轉,層巒疊翠,云山霧罩。柑桔樹、油桐樹、月桂樹、桉樹等亞熱帶果樹郁郁蔥蔥,果實累累。茶園茂盛,生機勃勃,紅土質的山坡上一垅垅茶樹碧綠碧綠的,修剪得整整齊齊。而這些茶樹正是從寧波帶來的茶苗和茶籽培育而成的。以劉峻周為首的中國茶葉技工們已經深深迷戀上這塊土地了,于是,他們決定回國去帶家眷來此安家,繼續自己正在創造的事業。在臨近回國之前,波波夫囑托劉峻周再招聘一些中國技工,來發展茶廠。劉峻周高興地答應了。1897年,劉峻周又帶領12名技工攜著家眷,包括他在廣州打拼的兄弟劉紹周一家老小,以及從國內選購的大量優質茶苗茶籽,回到巴統。在離巴統14公里的恰克瓦,他們辛勤勞作,試種新茶,由于土壤和氣候不同,從廣東帶來的茶樹種不適宜在黑海邊生長。但是通過反復研究和試驗,終于成功培育了一種新的茶樹,種植面積達到150公頃,又建立了一座新的茶葉加工廠,專門焙制紅茶,當地人稱之為“劉茶”。由于劉峻周對發展植茶有功,1909年沙皇政府贈予三級勛章。1918年,土耳其軍隊占領巴統,劉峻周率領工人武裝保衛茶廠,堅持斗爭兩天兩夜,使茶廠全部財產得以保全。
1919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劉峻周看到蘇維埃政府對茶葉栽制事業的關心,內心非常高興,一直全心全意、不辭勞苦地為發展格魯吉亞制茶事業而努力。“劉茶”還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24年蘇聯政府授予劉峻周“勞動紅旗勛章”,并高度評價他是阿扎里亞植茶事業創始人之一。由于蘇聯政府要求所有外國僑民都加入蘇聯國籍,而劉峻周當時不愿意這樣做,便在那一年舉家返回祖國,考慮到他兄弟劉紹周參加共產國際革命工作的需要,就在哈爾濱落戶。
這段“劉茶”故事的考證與敘述,雖說否定了一位重量級的寧波人物,但劉峻周依然與寧波有著歷史情感的聯系,正是由于他開拓了這條海上茶文化之路,使寧波的一批茶苗在清光緒年間存活在俄國土地之上。經過100多年的種植栽培,今天的格魯吉亞已有6.23萬公頃茶田,茶葉年產量達50萬噸,占前蘇聯地區產量的95%,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紅茶園地。建立功勛的劉峻周,曾經在寧波學習茶藝,他與波波夫相遇的歷史場景,目前已進入一部題為《劉茶》的電視劇創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