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文化 /  名人與茶 /  制茶能手:為您講述清源茶的前世今生

制茶能手:為您講述清源茶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清源山的“宋樹”茶園嗎?知道清源茶曾獲得過國際金獎嗎?

核心提示

有史書記載:明末時,清源茶與武夷茶等齊名,為當時我省可與全國名茶爭衡角勝者。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宋樹”為品牌的清源茶,參加美國人在菲律賓舉辦的嘉年華會,獲金質獎章。

上世紀60年代,成立國營清源農場,辟茶園,引良種,制清源茶;30年后,清源農場廢棄生產清源茶。近日,泉州市政協何融融副主席的一份建議案,重提當年清源茶。此建議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使得清源山歷史上的“宋樹”茶園有望復建。

講述者:林天賜,今年68歲,家住清源山腳下的田邊社區。

清源農場剛成立時,他就在里面工作,一直到退休。他是一名制茶能手。改革開放后,農場實行個人承包制,他也曾參與承包了一片茶園。

開廠

一聽說市里面準備復建“宋樹”茶園,而且已在制定詳細規劃時,已是滿頭白發的林天賜老先生頓時來了精神。

1965年的春天,年紀尚輕的林天賜就來到清源茶場工作,這樣子一住就是35個年頭。

“那時候,整個清源農場和現在的風景區一般大小,茶園都是零零散散,沒有大規模的,”林天賜說,“不過茶的品種倒是不少,有‘宋樹’茶、烏龍、萌花、水仙,一年收個四五季產量有200多擔。”

在這些茶葉品種中,要屬“宋樹”茶最出名,也賣得最火。林天賜仍然記得當時“宋樹”茶遠銷東南亞的情景。在1960年到1970年代之間,清源山的“宋樹”茶在東南亞一帶非常著名。“因為它可以治療糖尿病,所以很多東南亞的華人都會特地到清源山來買茶。”林老伯說。

鼎盛

當時“宋樹”茶也不是說買就買的,每斤10元,不但要用外匯券購買,而且要通過政協聯系才能買得到。

茶葉賣得火,每天早上8:00左右就要上山采茶,這第一批叫做次茶,好茶一般都要在10:00以后采摘。采完茶后,經過涼青、曬青、搖青、殺青等幾道工序后,第二天中午時分,成品茶就可以出廠了。

“做茶的時候很辛苦,只有涼青和曬青的時候才有空休息一下。”林天賜說。

林老伯仍然記得他小時候,如果感冒了,長輩們都會去買水仙茶和冬瓜糖泡水給他喝,長輩們都說這是治療感冒最好的藥。

衰落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清源茶場慢慢從衰落走向消失。一斤茶葉從賣10塊錢一直降到三四塊錢,那就是茶場走向衰落的征兆。

“剛來的一年多是沒有工資的,一年多以后一個月才有10塊錢工資,每個月還要交給食堂8塊錢伙食費。”林天賜說,“很多年輕人受不了就走了,起初來了200多號人,最后走得只剩下三十幾個。”

其實,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林天賜看來,茶園得不到人們重視,是其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林天賜現在還記得,1985年前后,新華社曾經刊發過一則報道,內容是全國的茶場正逐步走向衰落。

“當時,全國各地很多規模大的茶場都頂不住了。”林天賜說。

在林天賜看來,那時的人和現在不一樣,沒有喝茶的習慣。沒人來買茶,茶場倒閉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茶場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當時的肥料供應是限量的,用完就沒了,沒有足夠的肥料,茶葉就長不好。”林天賜說。

如今,隨著時代變遷,鐵觀音成了閩南人主要的飲茶品種。“清源山有產茶葉嗎?”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一名年輕游客,一提到“清源茶”,他一臉疑惑。

重游茶場

昨日上午,記者在清源山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靠近清源山山頂的清源茶場的制茶作坊。作坊是后來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重新修過的。

在制茶作坊的后面,記者看到了一個古井,井口旁用白色瓷磚寫著“龍井”二字。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口井開在清朝年間,是以前人們用來灌溉茶園的。在龍井的旁邊,記者在一叢叢雜草中見到了幾棵長得很高的茶樹。

“這幾棵茶樹就是以前茶園留下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其實,你們看到的龍井只是個代替品,”林天賜說,“原來的龍井叫白龍潭,在更上面的地方。”

說起白龍潭的事,林天賜也是聽以前住在附近的老人家講的。在龍井更上面一點的地方,原來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兩條龍,上書“白龍潭”三字。后來,打仗的時候,很多人就把尸體塞到白龍潭里。最后,附近的人就用石板把潭蓋起來了。聽說,雨下大的時候,原來的白龍潭處還會往外面冒泉水。

因為白龍潭消失了,后來人們就在附近挖了一口井,人們給這口井起名為“龍井”,以代替消失的白龍潭。

南臺巖種好茶

說起清源山上哪里的茶最好,對茶葉頗有研究的林天賜有自己的看法。

“南臺巖那個山頭的茶是最好的,因為那里的生長環境好。”林天賜說。“南臺巖上的土層底下有許多石頭和小石子,這些石頭經過風化碎成粉末以后,就是茶樹最好的天然肥料。”

林天賜還舉了個武夷山大紅袍的例子。

武夷山大紅袍的生長環境和南臺巖十分相似,大紅袍茶樹周圍全是大塊的巖石,這些巖石經過風化以后,雨水就會把這些“肥料”帶到茶樹的土壤當中。所以,大紅袍茶葉才會好。

林天賜給管委會提了個建議,在南臺巖附近種上些茶樹,不但會提升南臺巖的觀賞性,而且種出來的茶葉也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