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鄉和平村5組的成志能,年紀40歲,初中文化,在茶葉行業里滾打了10多年。起初是賣鮮葉,后來向人學技術,再后來便是茶葉制作和營銷。走進他家,彩電、冰箱等高檔家俱讓人目不暇接,一看便知是個非常殷實的“小康”農家,休息之余,還能小唱一曲《走進新時代》。
據成志能講,他一年只做一季,只攬春茶活(約40天),但收入十分可觀,有時一天能收入上萬元。自家田地5畝全都種植茶葉。種茶的歷史已有12年。由于自己的帶動,跟著他制茶加營銷的農戶有6戶,6戶農戶便是一個小集體,由他擔任“領頭雁”。他們用本地原料,按“碧螺春”標準制作的茶葉,全銷售給“駐扎”在當地與他們打了很多年交道的蘇州茶商。一年能銷售10噸,收入200萬元,戶平純收入達3萬元。由于制茶規模不斷擴大,本地的鮮葉遠趕
不上需要,他就組織人員到本縣的其他鄉鎮以及名山收購鮮葉。他們憑借真誠待客公平交易,讓名山縣的三分之一鮮葉流人了和平村5組。
和平村5組還有專搞茶葉銷售的農戶10人。他們常年駐扎在江蘇、浙江,專職銷售干茶葉,中山茶葉經過空運,到了他們手中,再由他們銷售給四面八方的客商。
由于成志能的示范,和平村5組44戶農產全靠種植茶葉修建了樓房、花園、水泥路,完善了居民點建設……
成志能有著精湛的制作“碧螺春”技術,峨眉茶葉老板高薪聘請他去當“教練”。但他婉言謝絕,因為他想將茶葉專業市場做強做大,收入占全鄉總收入五分之一的和平村5組茶葉營銷市場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