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椽教授一九○八年三月八日生,福建惠安人。一九三○年九月在北京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一九三四年七月畢業。一九五二年由復旦大學調至安徽大學農學院任茶葉系主任、副教授。一九五四年安徽農學院獨立建院,任茶業系主任、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省高等教育學術委員會委員。一九四六年參加中國農民黨,一九五○年轉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歷任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省農工民主黨二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一九五二年起任省政協第一、三屆委員,四、五、六屆常務委員、中國農學會委員、安徽省農業科學研究會委員、安徽農學會常務理事、顧問,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顧問、安徽省茶業學會理事長、名譽董事長、安徽省科協常委。
陳椽教授從事茶學教育工作六十年來,一直秉持著「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科學態度,立論著書,作育英才,孜孜不倦,在茶學研究上獲得豐碩的成果,被譽為「一代茶宗」。他在鼓勵和教導學生努力學習專業的同時,特別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一直像慈父般地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受到學生的愛戴和敬重。
陳椽教授長期從事高等茶學教育,是我國制茶學學科奠基人。早在浙江英士大學和復旦大學任教期間,就為創立茶業教育體系而努力。新中國成立后,更激發了他的工作熱情,從五○年代起他就注重茶業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對茶學學科的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改進作了大量的工作,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親自擬教學大綱的制定,課程的設置和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茶學教學科研正規化作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一九七八年他建議并參與在安徽農學院茶業系創辦全國第一個機械制茶專業。他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結合自己從事教育和科研的實踐經驗,不斷編寫和充實教材,提高教學質量。他學識淵博,曾先后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農業高科技人才。他的學生遍及全國各地,許多已成為我國茶業技界、教育界和農業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的中堅力量。他把畢業精力獻給了茶學教育事業,直至臨終前仍在關心和指導茶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