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陶都丁蜀鎮西郊的仙鶴山麓,依山而立,氣勢宏偉,它是中國陶瓷圣潔而高雅的藝術殿堂。這里不僅陳設著近萬件古今陶瓷精品,展示著宜興悠久、燦爛的陶瓷藝術文化,而且在博物館的紫砂藝術研究所里,云集著當今紫砂壺藝的一大批精英。經友人介紹,筆者慕名來到紫砂藝術研究所峰藝紫砂工作室,采訪曾被媒體譽為“紫壺女杰”的青年陶藝家、工藝美術師程懸女士。
程懸出生宜興陶藝世家。父親程輝系高級工藝美術師、紫砂藝術研究所所長,是當今陶都著名的資深陶藝家。程懸自幼受紫砂文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影響,酷愛紫砂壺藝。少年時期曾讀過多部陶瓷名著和名作,并能做得一手好壺。198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學藝,師從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國良學習紫砂壺的造型、設計和制作。她心靈手巧,天資聰慧,虛心好學,悟性極好,技藝日趨精湛。1991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被選入紫砂藝術研究所,專業從事中高檔紫砂藝術壺的設計、創作和研究,并有幸得到蔣蓉、汪寅仙、何道洪等工藝美術大師的藝術指導,使她逐步領悟了紫砂藝術的真諦,從而拓寬了藝術創作的思路,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1994年進中央工藝美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經過長時期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探索和總結,使她不僅具有扎實的陶藝理論基礎,而且具有極其豐富的設計和創作經驗,從而成為當今青年陶藝家中的佼佼者。
她設計和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寓意新穎,造型優美,古樸典雅,大氣渾然,既有傳統形藝之美,又頗具時代特點。她尤其擅長通過作品的精、氣、神、韻來提高紫砂壺的藝術含量和整體美感。她設計和創作的《北瓜提梁壺》,突破了傳統常規的高度和長度,成功地實現了自己對提梁成型易變形的挑戰。該壺以優美的造型和獨到的高難度工藝技法在第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榮獲優秀獎。她與其父親程輝合作設計創作的《八罌伯仲壺》榮獲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節“中方杯”銅獎;《描金玉笛壺》榮獲上海浦東紫砂文化博覽會金獎;《雙線韻流壺》由中央工藝美院收藏;《鑲金環龍三腳壺》由無錫市博物館收藏;作品《梅報春壺》、《紫玉壺》等多件力作,曾在《壺錦》、《紫砂圖典》、《壺譜》等多家中外書刊和雜志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