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全力申報明、清貢茶‘婺州舉巖’傳統制作工藝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的普查、研發也已進行了大半年,計劃今年四月份‘婺州舉巖’重新批量上市。”此間在杭州舉行的“婺州舉巖”發展研討會上,浙江采云間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金土對外披露了醞釀已久的對“婺州舉巖”的一系列保護計劃。
“婺州舉巖”早在宋代就已是全國茶苑中的名品,到明清兩代更是被列為貢品。在金華雙龍一帶已有上千年的栽種歷史,和金華火腿、金華酥餅一樣,是金華為數不多的傳統知名土特產之一。產地鹿田一帶,層巒疊嶂,峰石玲瓏,猶如仙人在此舉石,故得“舉巖”之名。因其茶湯色如碧乳,歷史上又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稱。“婺州舉巖”早在宋代就已是全國茶苑中的名品,到明、清兩代更是被列為貢品。世事滄桑,“婺州舉巖”幾乎失傳。一直到了一九七九年,經過當地茶葉技術人員的努力,這一古老名茶才開始恢復生產,并被定為省級名茶。然而近一二十年來,因為種種原因“婺州舉巖”無聲無息,幾近湮沒。
潘金土說,“婺州舉巖”是祖宗留給我們后人的一大名茶品牌資源,像這樣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品牌現在已經十分稀缺。“采云間”接過了這根接力棒,也就接過了歷史的擔子,一定要傾注全力把“婺州舉巖”保護和開發好。
據該公司品牌推廣負責人黃興奎介紹,“采云間”已對“婺州舉巖”的原種資源、傳統制作工藝及傳承人等進行了全面普查,并與有關單位協作開展“‘婺州舉巖’茶高海拔品種選植與培植”、“‘婺州舉巖’茶現代加工技術、設備與產業化示范”兩大科研攻關項目,擴大“婺州舉巖”的生產加工規模和發展空間。同時,今年將完成對“婺州舉巖”茶文化的挖掘整理成籍、專業生產基地建設、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等一系列工作。
潘金土說,為使“婺州舉巖”發揚光大,必須要產業與文化相結合。一要實現產業化,二要打響品牌。在產業化方面,“采云間”已計劃在二00八年建立一000畝以上的生產基地。在品牌推介方面,重點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