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藤茶”是一個陌生的東西,然而,對于黎川的江西老表來說,藤茶早已不是什么新鮮名詞,藤茶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而今更是他們發家致富的“寶貝”。作為中國藤茶開發第一人,甚至可以說世界藤茶開發第一人的楊金生,他的故事也要從黎川說起……
見到江西東南藤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川縣東南藤茶專業合作社牽頭人楊金生時,記者有些詫異,眼前分明站著的是著名笑星“李金斗”先生嘛,再往墻上一看,金生、金斗正相擁而笑,看來“明星臉”給這位老總帶來了不少好運啊!
基層工作出人才挖出藤茶成事業
“如果不是在黎川供銷合作社工作,不是在基層第一線工作過,這輩子我可能也不會與藤茶有任何聯系。”楊金生點起一支煙,思緒似乎又回到了20多年前。
1982年,年輕的楊金生進入了江西黎川縣供銷合作社工作,那時候的他,年輕、有想法、熱情高,大力推行第三產業,紅紅火火的勢頭讓這個年輕人深得領導的器重。很快,1984年,他就被調去縣里搞貿易中心,由于業務能力強,又有著年輕人的熱情和干勁,這個經營強人被福建供銷合作社看中,想法設法“挖”了過去。
其實,藤茶在黎川和福建都會被當地農民飲用。平時有個頭痛腦熱、孩子生病都要到山上采藤茶回來熬著喝。“因為在基層呆的時間比較長,和農民接觸也很多,所以我才知道藤茶是個好東西,光緒皇帝還為此賜名‘天子藤茶’,民間飲用也已有600多年歷史了!”楊金生說,“但當地人利用藤茶都還是停留在原始階段。”或許是長期從事貿易、經營工作,或許是年輕想做出一番事業,一個沖動的念頭在楊金生的腦中劃過,“何不把這個藤茶開發出來,進行深加工,做成一個產業呢!”
說干就干,楊金生采集了一些野藤茶只身前往南昌,帶著樣品找到相關專家,對其成分進行化驗。這一次化驗令楊金生大為驚喜,渾身的干勁頃刻間被激發了出來,似乎每個毛孔都透出了創業的熱情。原來,野藤茶內含有17種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C、蛋白質。一切都表明,這種野生藤茶有非常高的食用、藥用及開發價值。
“我如果利用這些野生藤茶干出一番事業,不僅是對自己的肯定,也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楊金生說。于是,他遞交了辭職報告,放棄了公職身份,開始了自己的“藤茶”人生。
藤茶事業漸強大回歸基層富百姓
帶著5000塊錢和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靠著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昔日好友的幫忙與指導,楊金生起家開始從事“藤茶”事業。
只知道藤茶好,如何好法、怎么開發都成了現實的問題。楊金生心里深深地明白,要增加藤茶的附加值,進行產業化生產,科學技術是基礎。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科研中來。
“那時非常艱苦,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有點兒錢我就往里頭貼,家里的積蓄都用光了。有些股東因為看不到前景,吵著要退股,我咬咬牙勒緊褲腰帶把股金全退給了他們。還好家里人和幾個朋友全力支持我,才渡過了那段最難的日子。”
2003年公司終于投入了生產,有了扎實的科研作支持,一切工作都順利地開展起來了,楊金生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公司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勢頭。
隨著業務的擴大,楊金生號召黎川當地的農民采摘野生藤茶,進行加工。那時正值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全國蓬勃興起,楊金生立即想起了曾經工作過的供銷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不就是為農民服務的主體嘛,還有哪里能比供銷合作社更懂農民呢。”于是,他立即與黎川供銷合作社聯系,兩家想法一拍即合,就這樣,2006年由楊金生牽頭,正式注冊成立了黎川縣東南藤茶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為當地農民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常常聘請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給農民做輔導。同時,通過科學研究,改良育苗方法,引導農民在山坡上種植藤茶,不僅歸還了農田,而且對當地的水土流失進行了保護。“我們現在到基層去,你們不知道農民有多客氣,因為藤茶產業給他們帶去了財富。從前山里的野草如今變成了寶,每年能給他們增加好幾千元的收入,加工廠還為他們提供了就業的崗位,這樣的好事,農民能不高興嘛!”
看著今天取得的成績,楊金生并不滿足,他似乎是一個全身充滿能量的人,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前進。前些年在國外已開拓了不小市場的他,正著手準備在國內市場再掀一股“藤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