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貴州有三縣入選,其中便有湄潭縣。
湄潭縣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記者從省鄉村振興局獲悉,近些年來湄潭不斷補短板強優勢,立足于自然、生態、文化、科技等,探索形成了“優勢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敗在茶”茶產業發展理念。
“茶”不僅成為了湄潭縣十分具有特色的標志,也在產業扶貧、縣域經濟、生態環境方面形成了諸多成效。
產業扶貧貢獻大
全縣5個貧困鎮、64個貧困村實現茶園全覆蓋。受益貧困戶5404戶17800人,分別占全縣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41.7%、40.7%,涉及茶園面積85057畝。隨著茶葉基地擴大、加工企業壯大、湄潭茶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返鄉創業農民工越來越多。據統計,自2010年以來,全縣共有300余名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由打工仔變成了茶葉商。眾多茶葉企業的創辦,為全縣眾多易地搬遷群眾,各類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湄潭縣各類茶葉加工企業共吸納返鄉農民共就業3000余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000余名,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
縣域經濟增收顯
“長得矮矮丫,開出白白花,綠了千千嶺,富了萬萬家。”這就是如今湄潭農村的現實寫照。全縣茶園分布15個鎮(街道),涉及8.8萬農戶、35.1萬余人。2020年,全縣建成茶葉基地60萬畝,茶葉總產量達7.25萬噸、產值52.66億元、綜合收入139.45億元,平均每畝茶園收入5000余元。成為貴州茶產業第一大縣,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二重點產茶縣稱號。
生態環境更優美
茶園面積從2001年2.8萬畝增至現在60萬畝,無性系良種達99%,茶園大面積套種桂花樹等經濟林木,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間的良好生態系統。湄潭森林覆蓋率達65.52%,茶葉貢獻率超過9.3%。茶鄉湄潭走向“產業興、人氣旺、環境美、生態好”新篇章。
記者 梁圣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