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葉新聞 /  云南省最全茶山總匯(二)

云南省最全茶山總匯(二)

 

上期我們介紹了西雙版納茶山,這期我們將繼續為您介紹普洱茶山。

普洱市綜述

普洱市是因普洱茶而更名的城市(原名思茅)。事實上,作為云南第一大市的普洱,無論從歷史,還是現有的普洱古樹資源來看,都和普洱茶有著不解之緣。普洱市境內古樹茶面積達83187公頃,約合124萬畝。其中野生茶樹居群78633公頃,是普洱茶產區中最大的;古茶山12123公頃(2006年普查數據)。

從景谷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遠祖),到鎮沅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樹王,再到邦葳的過渡型茶樹王,還有樹高最高(27米)的孟連勐馬鎮臘福野茶。普洱市擁有最為多樣的珍稀普洱古樹資源。從最大的無量山野生茶樹居群(16534公頃,分布于景東縣錦屏鎮至鎮遠縣勐大鎮),到最大的栽培古茶山景谷文山古茶山(1112公頃),再到景邁山的千年萬畝古茶園。普洱市也擁有極為豐富的野生茶居群和古茶園資源。

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市,占地面積45385平方公里,轄九縣一區。我們將按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分為三個大的地區來分別敘述:分別是位于東南的墨江、寧洱、思茅(區)、江城片區;位于中北部的景東、鎮沅、景谷片區;和西南部的瀾滄、孟連、西盟片區。普洱市的古茶山資源極為豐富,介紹中我們仍然選用以大函小的方式,如果您聽說的茶山沒有在大的分類中出現,那應該會在大茶山的產地一欄中找到蹤影。另外這里所說的古茶樹標注的下限為樹齡100年,有些產地沒有被收錄,可能是由于樹齡的緣故。

 

 

墨江、寧洱、思茅(區)、江城古樹茶分布

須立貢茶古茶山、龍壩古茶山、通關古茶山、壩溜古茶山、迷帝貢茶古茶山、景星豪門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國慶古茶山

須立貢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聯珠鎮,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氣溫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為赤紅壤、紅壤。

茶山歷史:須立貢茶在清代為皇家貢茶,聯珠鎮是茶馬古道上著名驛站。

主要產地:菜園、班中、碧勝、勇溪

古樹現狀:古茶山面積643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菜園村的大葉綠茶、碧勝村的須立貢茶等。相比較而言菜園村茶園的管理比須立貢茶所在的碧勝村要好一些,長勢更強。碧勝村的須立貢茶園內保存了一定樹齡比較老的古樹,是清代貢茶的原產地。

龍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通關龍壩鄉,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為紅壤和黃紅壤。

主要產地:竜賓、勐里、大乜多、竜場、打洞、石頭、曼婆

古樹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287公頃,茶園管理一般,長勢中等。

通關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永平鎮,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氣溫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主要產地:永平、新武、景壩、畢庫

古樹現狀:古茶山面積287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永平村大葉綠茶和新武村大葉綠茶,茶園管理一般,長勢中等。

壩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縣壩溜鄉。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氣溫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為紅壤。

主要產地:老朱、聯珠、老彭、罵尼

古樹現狀:古茶山面積247公頃,呈零星和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老朱寨瑪玉茶和聯珠村羊八寨瑪玉茶。茶樹分布密度較小,管理中等,長勢強。

迷帝貢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縣新撫鄉。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氣溫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主要產地:界碑、新塘、班包、那憲

茶山歷史:明神宗時期已開始種茶,清代進一步發展,成為茶馬古道驛站之一。原稱米地茶,因為成為清代貢茶受皇帝喜愛,故稱“迷帝”茶。界碑趙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賜“歲俸京師”牌匾,文革時遺失。

古樹現狀:古茶山面積195公頃,代表品種為界碑村迷帝貢茶,最大的老茶園有300多畝。

茶質特色:迷帝茶苦澀明顯,回甘較快,茶香清揚,有少許蘭香,山韻明顯。

景星豪門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與墨江縣西部景星鄉,北回歸線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氣溫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為紅壤、黃棕壤、紫色土。

主要產地:新華、景星、正龍

茶山歷史:景星有數百年種茶歷史,解放前有景星茶廠,是墨江茶廠的前身。

古樹現狀:現有古茶山283公頃,呈塊狀和零星分布。代表品種有新華村大團葉綠芽茶和景星村中葉茶。景星茶園經過歷年的開發種植,茶園中古樹和小樹混栽,老樹大都經過矮化處理,芽頭明顯增多。

茶質特色:苦澀明顯,略有甜味,香氣較弱,生津回甘明顯,山野韻不顯。

 

 

困鹿山

困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寧洱縣寧洱鎮,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為赤紅壤、紅壤。

主要產地:寬宏、西薩、謙崗

茶山歷史:困鹿山原作困盧山,是清代貢茶產地之一,寬宏村的哈尼人種茶歷史超過400年。

古樹現狀:茶園多在村寨邊,糧茶間作。代表品種有寬宏村困鹿山大葉茶,西薩村大葉茶,還有當地俗稱的細葉茶屬于白毛茶一種。寬宏村古茶園有古茶樹372棵,樹齡400年以上,大葉種和小葉種共生,這種成片的未經矮化的古茶園比較難得,是明清普洱本地產茶的重要證明。

茶質特色:山野氣韻明顯,湯質飽滿、甜滑,苦澀較弱,回甘較快。

國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江城縣國慶鄉,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氣溫19.2℃,年降水量2360mm。氣候濕熱多雨。土壤為赤紅壤

主要產地:絡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別、和平

茶山歷史:江城歷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經之路,受六大茶山貿易影響,江城很早開始種茶,在絡捷、田房等地種茶歷史都超過200年以上。絡捷即是彝族語“茶葉”的意思。

古樹現狀:茶園都在村寨邊上,目前古茶山面積有387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絡捷普家村老樹茶,田房村田房大樹茶。國慶古茶呈不同樹齡混布,部分沒有修剪的老樹較為高大。不同產地茶園維護情況不一。受易武茶價格上漲的影響,與易武茶口感相似的國慶茶價格也有所上揚。

茶質特色:苦澀較弱,湯中帶甜,回甘較好,湯質飽滿程度較易武老樹略遜,略顯不夠醇厚。

 

 

千家寨茶樹王

景東、鎮沅、景谷古茶樹分布

雖然普洱市北部傳統上并非最著名的普洱茶產地,但是伴隨哀牢山千家寨茶樹王的發現,人們的目光開始逐漸關注這里,而隨著人們對野生和栽培型普洱茶古樹群落的了解逐漸增多,人們對這片土地的興趣也越來越大。

雖然現在普洱茶研究的很多課題還遠未到下結論的時候,但是我們仍然有很多理由鎖定無量山脈、哀牢山西坡和瀾滄江中游、者干江、威遠江水系周圍為普洱茶資源最為豐富和最富潛質的地區,這也是茗壽堂最為重點關注的區域之一。

老倉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灣古茶山、御筆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烏山古茶山、田壩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馬鄧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黃草壩古茶山、聯合龍塘古茶山、團結古茶山。

老倉福德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北部的安定鄉和文龍鄉,無量山東坡,海拔1600-2100米,常年平均氣溫11.6-14.6℃,降水量1280-139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夾有未風化砂礫。

主要產地:迤倉、中倉、外倉、河底、民福(以上為安定鄉),邦崴(注:和瀾滄的邦崴不是一地)、邦邁、義昌(以上為文龍鄉)。

茶山歷史:老倉福德的古茶園、古茶樹和茶馬古道,證明景東是普洱茶古老產區。民國14年云南省省長唐繼堯曾為“老倉茶”頒發優等獎。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463公頃,呈塊狀分布,茶園大多在村寨邊。代表植株有文龍鄉邦邁村的山茶,安定鄉迤倉村的勐庫茶。老倉福德茶區種植密度低,管理粗放,產量相對不高,但這反而使老倉福德茶保留了較高的品質。

茶質特色:老倉福德茶雖然樹齡不很高,但茶氣充盈,湯質飽滿,回甘持久,有無量山北部茶的山韻特點。

金鼎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無量山西坡景東縣林街鄉及景福鄉,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氣溫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土壤沙性較重。

主要產地:巖頭、龍洞、箐頭、丁帕、清河(以上屬林街鄉),金雞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屬景福)。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320公頃,呈零星塊狀分布。代表植株有景福鄉金雞林村金雞林茶和林街鄉巖頭村大盧山茶。金鼎是無量山古茶區之一,茶樹密度較低,管理粗放,普洱茶品質優良。目前百年以上古樹尚有近千畝。

茶質特色:苦顯澀弱,苦能化甘,湯質飽滿,山韻明顯。

漫灣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漫灣鎮,無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夾有未風化石礫。

主要產地:漫灣、安召、溫竹等。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205公頃,呈零星塊狀分布。代表植株有安召村家茶和溫竹村茶。本區同樣是無量山古茶區之一,茶樹密度稀,管理粗放。漫灣也是優質的普洱茶產區。

茶質特色:苦顯于澀,苦能化甘,山野韻明顯。

御筆古茶山

茶山地理:無量山東坡的景東縣文井鎮和錦屏鎮。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氣溫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為紅壤,沙性較重。

主要產地:山心、丙必(長地山)、清涼村(以上屬文井),山沖、黃草嶺(以上屬錦屏)。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279公頃,呈塊狀分布,茶園多在村寨邊。代表品種有文井鎮山心村茶,錦屏鎮山沖村生態茶。茶園管理一般,樹勢生長較強。御筆古茶山現有百年以上茶樹近千畝。

茶質特色:苦澀較重,回甘較快,回甘明顯,澀能生津,山韻一般。

 

 

哀牢山西坡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龍街鄉、大街鄉、花山鄉,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氣溫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紅壤、紅壤、黃棕壤。

主要產地:東山、和哨(以上屬龍街),大街、氣力、三營(以上屬大街),文崗、營盤、撇羅、文岔、蘆山(以上屬花山)。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457公頃,呈塊狀和零星分布,茶園多在村寨邊,部分和糧田間作。代表品種有花山鄉蘆山村大石房野茶,龍街鄉栘衣樹村荃麻林大樹茶。茶樹零星種植,管理較好,長勢較好。本區是哀牢山古茶區,同時也是歷史上普洱茶北上大理的重要通道,保存有部分茶馬古道遺跡。

茶質特色:苦顯于澀,苦能化干,湯質飽滿。

振太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振太鄉,無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氣溫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紅壤、紫色土。

主要產地:山街、抬頭、界碑、興隆、塘房、沙河、文怕、長安、小寨、黃梨。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883公頃,呈零星塊狀分布。此古茶區種茶歷史超過250年,大多在村寨邊,代表樹種有山街村大茶樹和小寨村大葉茶。茶園管理中等,長勢強弱不一。

老烏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按板鎮,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氣溫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為紅壤、黃棕壤。

主要產地:文立、羅家、那布等。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417公頃,呈塊狀分布,茶園多在村寨邊,代表品種有文立村文立大茶樹。老烏山是高海拔無量山系代表,當地彝族種茶歷史超過500年,茶葉品質優良。

茶質特色:老烏山茶湯質飽滿,茶氣渾厚,山韻悠長,香氣低沉。是優質的高海拔高古普洱茶品種,也是茗壽堂栽培與過渡型高齡古樹的重要產區。

田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田壩鄉和按板鎮。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為紅壤和紫色土。

主要產地:老海塘、茶山箐、民強、瓦橋(屬田壩),聯盟(屬按板)。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200公頃,呈塊狀分布。茶園多在村寨邊,代表品種有民強村的大葉茶。百年以上古樹尚有數百畝,茶園管理中等,長勢較強。

茶質特色:山韻明顯,湯質飽滿,杯底香顯,苦顯澀弱。

勐大古茶山

茶山地理:鎮沅縣勐大鎮,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氣溫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主要產地:大井、文況(砍盆箐)、文蒙、文開、文卜。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252公頃,呈塊狀分布,多在村寨邊,茶園管理較差,茶葉品質優良。代表品種有文況村砍盆箐茶。砍盆箐茶外人知之不多,但在當地享有盛譽,價格一路上漲。

馬鄧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者東鄉,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氣溫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為赤紅壤、紅壤。

主要產地:麥地、馬鄧。

茶山現狀:馬鄧古茶山清嘉慶年間開始種茶,現有古茶山面積約117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麥地村的大綠茶和馬鄧村的老馬鄧茶,茶園管理一般,長勢較好。馬鄧茶是鎮沅傳統名茶,綠茶茶質醇厚,香氣明顯,享有盛譽。

茶質特色:杯底留香,苦澀較弱,回甘較快,湯中帶甜。大麥地茶和馬鄧茶類似而苦澀稍顯。

文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縣景谷鄉,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氣溫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主要產地:文山(文山頂、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盤、文聯、團山、文東。

茶山歷史:小景谷種茶歷史久遠,最為人稱道的是清末名人紀襄廷在景谷推廣種茶,除了大面積種茶扶貧,他又在小景谷開辦恒豐源茶莊,使小景谷漸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當年紀襄廷時代的茶樹現在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品種優良,產茶品質出色。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1112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文山村勐庫茶和云盤村紅橄欖茶。茶園管理中等,長勢較強。小景谷茶區是資深普洱茶人比較關注的區域,古茶園分布廣泛,茶樹生長狀態較好。在苦竹山、文山頂等地保存了一些樹齡較高,品質較好的古樹。

茶質特色:山韻較好,湯質飽滿,香氣幽長,回甘較好,湯中帶甜,甜中有涼。

 

 

秧塔古樹

秧塔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縣民樂鎮,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主要產地:大村、白象、桃子、民樂。

茶山歷史:秧塔白茶是少數有明確史籍記載的普洱貢茶之一,在清代名重當時,貢內廷者稱白龍須。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114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葉子茶。茶園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樹種尤為珍貴,茗壽堂所選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樹,可稱是母樹級的茶品。其他兩三百年的普洱茶樹和一兩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廣泛。

茶質特色:香氣濃郁,甘香明顯,回甘細膩。

南板黃草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縣東部鳳山鄉和正興鎮,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主要產地:黃草壩(大尖山)、平田、順南、南板。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面積458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是平田村的細紅茶。黃草壩茶山大小葉種共生,村寨邊的大樹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樹長勢較好,品質優良。

茶質特色:黃草壩茶香氣幽長,山韻明顯,苦澀較弱,回甘較快,湯質飽滿。

聯合龍塘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縣威遠鎮,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氣溫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為紅壤和紫色土。

主要產地:龍塘、聯合。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335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龍塘村大葉茶和聯合村大葉茶。長勢較好,品質優良。

團結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縣永平鎮團結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

主要產地:團結。

茶山現狀:團結茶山主要是漢族,茶樹樹齡以一兩百年老樹為多,現有古樹茶山面積198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團結村剛榨茶。茶園管理一般,長勢較好。

 

 

西盟勐梭龍潭

瀾滄、西盟、孟連古茶樹分布

傳統上瀾滄、西盟、孟連被稱為邊三縣,因為地處偏僻,所產的普洱茶并不受人重視。近年來隨著邦崴過渡型茶樹王的發現,瀾滄的古樹茶開始浮出水面。而號稱“千年萬畝”的景邁山古樹茶獨特的香氣為世人所知,又引發了人們的追捧,好在景邁地廣茶多,尚不至于過分炒作。其實邊三縣的古樹資源并不僅限于此,隨著對古茶樹研究的深入,我們開始關注大黑山系,這是一片和哀牢山、無量山一樣充滿寶藏的神奇之地。這里的生態環境是全云南保存最好的,茗壽堂的野放茶基地也正位于西盟。在孟連,在西盟,中緬邊境的深山之中我們時常會有驚喜出現……

景邁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東古茶山、東卡河古茶山、臘福古茶山、芒中古茶山、佛殿山古茶山

 

 

景邁山古茶園

景邁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邁縣惠民鄉,是現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氣溫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古樹產地:景邁(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茶山歷史:據景邁山緬寺碑記載景邁山大面積種茶歷史超過1300年;而據布朗族史料,種茶更早在1800年前。布朗先祖叭巖冷的傳說則更為久遠。在建國初,景邁茶曾被布朗族頭人獻禮給毛主席。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1095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芒景村的芒洪古茶和景邁村古茶。景邁山自然環境保護較好,茶樹基本沒有經過人為矮化,和其他樹木混生,這也是景邁茶獨特香氣的原因之一。同時景邁山高齡古樹(500年)存量較大,是我國十分珍貴的古樹茶資源地。

茶質特色:干茶、茶湯、杯底香俱佳,山韻優雅,苦澀明顯,回甘快而持久。湯質飽滿。

邦崴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瀾滄縣富東鄉,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氣溫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為紅壤。

古樹產地:那東、小壩、南滇。

茶山歷史:那東一代拉祜族種茶有幾百年歷史,而邦崴古樹的知名主要是因為邦崴村的過渡型茶樹王的帶動。1992年和1993年國內和國際兩次研討會確認了過渡型茶樹王,成為中國是普洱茶源產地的直接證據。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211公頃,茶樹多在村寨邊分散分布,代表植株有那東村那東老茶樹和小壩村大平掌大茶樹。邦崴過渡型茶樹王也在此茶山中。

茶質特色:苦澀較明顯,回甘較快,香氣幽長,山韻明顯,生津明顯。

文東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瀾滄縣文東鄉,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氣溫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古樹產地:小寨、帕賽、水塘、栘(木+衣)樹。

茶山歷史:小寨佤族種茶歷史超過五百年,帕賽漢族種茶也有近五百年歷史。

茶山現狀:現有古茶山96公頃,呈塊狀分布。茶樹散生,茶糧間作。古樹、小喬木、新茶混種。代表品種有小寨村老茶樹,帕賽村老茶樹。茶樹長勢較好,品質優良。

茶質特色:苦澀明顯,蘭香高揚,多泡之后猶在,不輸景邁,回甘較快,湯質飽滿。

東卡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瀾滄縣東朗鄉大平掌村,距離縣城21公里。海拔1550米。土壤為黃沙壤。

茶山現狀:茶樹生長與村邊山梁和山坡上,多數與林木共生,生態環境良好。古樹大都自然生長,沒有人為矮化。

茶質特色:苦較明顯,回甘較快,茶香高揚,湯質飽滿,湯中帶甜。

 

 

臘福山古茶樹

臘福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連縣勐馬鎮臘福村,海拔1570米。離邊境只有幾公里路程。土壤為黃棕壤。

茶山現狀:熟悉普洱茶山的人可能會聽說過臘福大黑山野生茶,而對臘福大寨附近的栽培型古樹了解較少。臘福古茶分布較為分散,以舊寨周圍為多。保留了一些樹齡較老的古茶樹,綜合品質較好。

茶質特色:山韻較強,苦澀較重,香氣明顯悠長,湯中帶甜,回甘較好。

芒中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連縣娜允鎮景吭村,海拔1020米。

茶山歷史:娜允古鎮是孟連宣撫司所在地,土司府至今保存完好。芒中的古茶園即是孟連傣族土司的御用茶園。

茶山現狀:芒中古茶園雖然茶樹并不高大,但是生態環境較好,茶樹和其他樹種共生,采摘適量,保證了茶樹的品質。

茶質特色:山韻較強,苦澀較弱,苦中帶甜,回甘較好,湯質飽滿。

佛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西盟縣西部,年平均氣溫13.5℃,年降水量近3000毫米。海拔1700-2200米。

茶山現狀:西盟佛殿山一代的野生古茶近年來引起關注,從初步考察來看,無論就面積還是樹齡,都是屈指可數的。除了野生古樹茶,佛殿山也發現了一些過渡型古茶樹群落,這些茶樹群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

茶質特色:香氣沉穩幽長,苦澀明顯,回甘較快而持久,湯質飽滿。

普洱市總結

普洱市因為面積較大,縱跨北回歸線,其古樹茶也呈現多樣化的特色。南部江城等地的茶山和版納東部茶區的茶質十分接近,柔和內斂。西部瀾滄等地的茶則香氣凸顯,回味悠長,有著很好的市場競爭力。北部景東、鎮沅等地的茶山場純正,茶氣充盈,隨著大家對茶氣的認知逐漸加深,必然會為更多的人所關注。景谷茶區歷史悠久,香氣口感俱佳,不乏頗具規模的古茶山,也代表了未來市場的方向。其他像西盟、孟連等地,雖然占地較小,名氣不大,但其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其后市的發展埋下伏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另类图片成人偷拍 | 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aaa | 女人18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1v1双性受整夜不拔bl | 日产免费线路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级级特黄特色大片 | 日本高清网址 | a天堂中文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 欧美特级一级毛片 | 免费理论片在线观看 | 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美国一级毛片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免看 | 欧美一级毛片高清免费观看 | 亚洲最色 | 黑人日批 | www.一区二区三区.com |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狠狠干天天色 |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久久婷婷 | 春色在线 | 日韩精品片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 欧美图片小说视频 | 9久热久爱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一级特黄欧美 |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老王影院 |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九色在线 | 午夜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