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于光緒年間(1875年)創制于安徽省祁門縣,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素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艷”四絕馳名于世,源遠流長??梢哉f,當時全世界凡飲用紅茶的,對祁門紅茶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當時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有“群芳最”“紅茶皇后”等美譽;它在世界范圍內廣受推崇,日本人稱之為“玫瑰”,英國人稱之為“祁門香”;它暢銷于英國、美國、法國、丹麥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成就其世界關注的認知地位。
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來自安徽祁門——這個皖南小城的紅茶,一舉蜚聲海外,奠定國際盛譽。
在隨后的100多年時間里,多次作為國禮由國家領導人禮贈外國政要,鄧小平曾美譽:“你們祁紅世界有名!”。
前不久,在安徽全球推介會上,外交部部長王毅還專門點贊了安徽祁門紅茶,譽之為“鑲著金邊的女王”。
對于講究出身的中國茶葉尤其是傳統名茶而言,產地的正宗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跟隨小編去一探究竟吧!
祁門產茶已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陸羽在《茶經》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
1933年,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與胡浩川先生合著的《祁門紅茶復興計劃》中指出:我國紅茶,祁門最著。普通所謂祁門紅茶,并非祁門一縣境內之生產品。其運境之至德(秋浦改稱,原稱建德)及浮梁兩縣之所生產,亦謂之“祁門紅茶”,簡稱“祁紅”,——亦或統稱“祁門”。
祁門,至德,屬安徽省;浮梁屬江西省。以其同產紅茶關系,故“祁浮建”,久成當地習語,若已不復知有省限矣。
另據1936年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印行的《祁門紅茶之生產制造及運銷》一書記載:市上通稱之“祁門紅茶”,或簡稱之“祁紅”,實際并非專指祁門一縣之產品而言;其余祁門茶產地毗連之至德、貴池,及江西之浮梁等縣所產之紅茶,因其制法相同,形狀相似,亦統稱“祁紅”。故在廣義言之,祁門紅茶產區,實包括祁門、浮梁、至德三縣,及貴池之一小部。
美國韋氏大辭典中,“祁門紅茶”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祁門紅茶產區中最為核心的產區,乃是祁門。而正是核心產區以品質揚名立萬,核心產區與二級產區一起以產量擴大了整體市場影響力,于是造就了當年祁紅的輝煌景象,成就了一代傳奇。
祁門縣是祁門紅茶核心產區,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濕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云霧多,很適宜于茶樹生長,加之當地茶樹的主體品種──櫧葉種內含物豐富,酶活性高,很適合于工夫紅茶的制造。
祁門境內以歷口古溪、閃里、平里一帶的紅茶品質最優,從氣候、土壤、山形地勢等立地條件所形成的綜合資源稟賦的不可復制性來看,即使相鄰縣域的茶樹,也很難做出與祁門品質相當的茶葉。氣候、水源、土壤可以無限接近,但“祁門香”的形成,卻有著無法言說的產區差別,祁門作為祁紅核心小產區的地位不可撼動!
祥源茶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于2012年率先提出中國茶葉“小產區”概念,并以此為品牌定位面向消費者。通過大力度建設生態茶園基地,廣泛占地核心產區優質原料資源,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小產區”產業鏈生態系統。
祥源祁門歷口生態茶園基地位于祁門紅茶優質核心小產區西鄉、南鄉,眾多優越自然條件的契合,決定了祁門紅茶的正宗血脈,
如今的祥源茶,正為祁門紅茶的發展持續努力著,希望讓越來越多的人嘗到核心小產區,經典祁門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