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今天發布《湘茶發展形勢報告》,指出“十三五”是茶產業發展黃金時期。產茶大省湖南,抓好“有機”和“創新”兩件事,湘茶將不得了。
據相關統計,“十二五”全國喝茶人數從4.2億人增加到4.7億人,年均增加1000萬人。《報告》稱,茶產業是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俱佳的產業。 預計“十三五”,全國喝茶人數每年增加2000萬人,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目前,湖南茶園面積已突破200萬畝,去年產茶19.8萬噸。湖南的綠茶、黑茶、黃茶均已形成優勢,黑茶長期占據邊銷茶市場首位,湘茶出口去年突破1.5億美元。《報告》分析,“十三五”湖南茶業商機無限。省內近半數人喝茶,按3000萬人喝茶計算,每人每年3公斤,省內茶葉年消費就是9萬噸。湘茶出口“一帶一路”,前景十分看好。
搶抓機遇,壯大湘茶。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包小村說,在全國主產茶省中,湖南對茶葉農殘控制最好,武陵山區地理條件最好。從長遠看,湖南要力推有機茶,打造有機茶大省。因為只有有機茶,才能面向全球爭市場。他還提出,以“短”養“長”,當下要力主“創新驅動”,科學種茶,精工制茶,多茶類工藝融合發展。例如,保靖黃金茶打造成全國頂尖綠茶,現在又用黃金茶鮮葉,制作高檔紅茶、白茶,實現效益翻番,“創新驅動”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