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9日訊 近兩年來,整個茶行業處于低迷的狀態,福建省政和縣茶產業卻逆勢而上,茶葉價格連年上漲,茶農、茶企連年增收,茶葉成為了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
為促進當地茶產業的較好的發展,近年來,政和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從實際中解決茶農、茶企的生產難題,積極為200多家茶企搭建宣傳銷售平臺,幫助當地茶企快速走出去。
據悉,目前政和縣擁有11萬畝茶園,主要品種為紅茶、白茶,其中高標準生態茶園有8萬畝,年產量達 1萬噸,年產值達8.5億元,1000多個銷售網點分布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全縣有75%以上農戶種茶,農民的1/3收入來源于茶葉。
據悉,由于早年政和茶葉在宣傳上力度不夠,再加上當地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盡管當地茶葉歷史悠久、品質良好,但市場對政和茶葉認知度不高,導致價格長久以來上漲幅度緩慢。
“政和縣政府在培植龍頭茶企的同時,要求全縣茶企做到保質保量。此外,地方政府通過引導企業積極到各地參與各種展銷會,舉辦推介會等方式,向外界推廣政和好茶。由于這兩年政和茶葉在推廣上較為成功,今年茶葉價格上漲了15%以上?!痹摽h副縣長何宋林告訴記者。
為做好政和的茶葉品牌,當地政府要求企業規范化生產的同時,鼓勵企業主動淘汰落后的設備。
在做好對外宣傳的同時,政和縣茶產業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階段。“互聯網+”作為新興的發展模式,為了拓寬當地茶葉的銷售渠道和提高銷售量,該縣政府把電商平臺落戶在村民家門口,實現了電商便民。
據何宋林介紹,通借助電商銷售渠道,預計今年政和全縣茶葉銷售總量將同比增長5%-8%,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陳祥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