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涼”是對世態炎涼的一種形象表達,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這種“茶涼”,應當成為一種常態。從工作層面上剖析,“人走茶涼”是一種社會規律。當領導干部離開原來單位、原有職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擁有原來那份權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謀其政”的人,才會履行與其責任相匹配的職責。從情感角度來體會,“人走茶涼”是一種人情規律。當個人離開單位、職位后,與以往同事、部屬、熟人的聯系往往逐漸減少,久而久之,關系淡了也是正常的。
照理說工作上的“人走茶涼”是常情,為何有人執意“人走茶熱”?就當事人本身來說,主要有兩類原因:一些領導干部認為自己在一個單位好不容易站穩腳、有威望、說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落個“人走茶涼”,于是千方百計延伸權力,努力讓那杯“茶”始終熱著;也有一些領導干部并沒有搞“余權”之意,只是離開領導崗位后極不適應,加之有些親朋好友指望其繼續為自己的利益發揮“余熱”,便為這杯“涼茶”不斷添柴加火。這種現象不僅讓新領導左右為難,而且導致一些單位庸俗風氣盛行,甚或拉幫結派、山頭林立,搞得人心渙散、正常工作難以開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這種“茶涼”是一種常態,應辯證看待、正確對待。對領導干部來說,從崗位上退下來,不再負責那份工作,自然也就沒有那份權力與責任,應及時調整心態,適應人生轉變,以免陷入無窮煩惱。對于組織而言,應立好規矩,把尊重感情與明確職責區別開來,杜絕說情之風、擋住干預之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摘自《人民日報》,作者顧伯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