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京華茶業是馬連道的頭號主角,那么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則是京華茶業的當家花旦。
“腳下一雙趿拉板兒,茉莉花茶來一碗兒。燈下殘局還有緩兒,動動腦筋不偷懶兒。”這是老北京人品飲花茶的場景,更是一幅老北京風韻無窮的市井生活畫卷。
北京人愛喝茉莉花茶,尤其鐘情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迷戀其鮮靈的香氣,醇厚的滋味。但許多顧客反映,為什么市場上銷售的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感受不到原來的味?
原來,并非用葉子小、條形細的茶葉加工成茉莉花茶就是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正宗的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講究“珠蘭打底,徽坯蘇窨”,制作成本很高。據京華茶業的專家技師介紹,首先,茶坯選料考究,要選用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交界,環太湖周邊一帶的上等春茶烘青做茶坯原料。其次是“珠蘭打底”的獨特工藝,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的第一道工序不同于其它茉莉花茶用玉蘭花打底,而是必須用珠蘭花打底,以保持茶湯的厚度,香氣的濃度和持久性。另外是“間歇窨制”的傳統工藝,七窨一提。以這種獨有的傳統工藝加工成的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才能做到茶香和花香的最佳結合,并具有“香氣鮮靈,滋味醇厚,經久耐泡”的獨有品質。
但由于歷史原因,小葉花茶曾出現歷史斷代,為了京城百姓能重新喝上老北京茉莉小葉花茶,京華茶業組織專家詳細了解其外形、內質特點,尋找原料和探究制作工藝,同時派專業技術人員奔赴江蘇考察窨制技術,深入浙江、蘇州、安徽茶區進行考察,終于使其重現市場,在京華茶莊各門店上架銷售。
“就是這個味。”京華小葉花茶重新上市后得到消費者的一致認可。
品質,誠信,是老國企的生命,產品質量自然被放在第一位。凡是涉及商品質量的問題都是一絲不茍地解決,一點也不馬虎。就以進貨檢驗的理化指標來說,每批茶葉都要送到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去做檢驗,不合格的茶葉一律不進廠,生產的產品每批都要進行多次感官審評,審評合格的產品才能銷售。為解決感官審評中的不確定性,京華茶業公司成立了有7位中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組成的評審領導小組,采用“密碼”審評、質量一票否決制等方法,把準商品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