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很多茶友“最幸福”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愛喝的各種茶葉最嫩的“頭一茬”陸續出現在巢城市面上,如黃山毛峰、安吉白茶、碧螺春等名茶都已成為各大茶行吸引顧客的招牌。其實,巢湖本地也有不錯的茶場,產出的茶葉品質也很有保證,但由于種種原因,巢湖“本土茶葉”在茶葉市場僅淪為“配角”。
各地名茶陸續上市
從三月下旬開始,黃山毛峰已經率先出現在巢湖茶市。根據品質不同,毛峰價格也不同,一般的兩百多元一斤,品質好點的價格三百多元一斤。之后安吉白茶、六安瓜片、碧螺春等名茶也陸續出現在巢湖茶葉市場。
“眼下還不是茶葉集中上市的時候,因此,茶葉價格相對來說比較高。等谷雨過后,茶葉集中上市時,新茶價格會降落到正常水平。”位于巢城團結路附近一家茶行老板對記者說。
本地茶葉淪為“配角”
其實,巢湖也是一個產茶區,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巢湖精心打造了一些“本土”茶葉品牌。如巢湖銀尖、巢湖銀針、都督翠茗等本土茶葉品牌也漸漸為一些人所知。不過,記者昨日從巢湖茶葉市場了解到,巢湖本地茶葉是很多茶行“配著賣的”。相較于毛峰、碧螺春、瓜片等名茶,巢湖本地產的茶葉默默無名。
“我們也配了點本地茶葉來賣,主要是壩鎮產的茶葉,來滿足一些顧客的需求。”昨日上午,在位于巢城東風路附近一家茶行內,記者在角落里看到了他們所說的巢湖本地壩鎮產的茶葉。
“我們這里走量最大的還是黃山毛峰,各種檔次的茶葉都有,價位也為大多數市民所能夠接受的。本土茶葉也有顧客來問,但總的來說銷量很低。”這家茶行老板介紹說。
本地茶名聲不響價位卻不低
記者了解到,巢湖本土茶葉雖然銷量不是很大,可價位卻不低。“我這邊銷售的巢湖本地茶葉每斤沒有三百元內的,價格最低一斤要三百五十元,品質更高的每斤要四百多元。”上述茶行老板介紹,與普通黃山毛峰相比,本地茶葉價格確實要高出不少。如普通黃山毛峰在巢湖市場每斤賣到兩百四五十元,而普通的本地茶葉每斤要賣到三百五十元左右,每斤價格相差近百元。
除了價格外,多家茶行還反映,本地茶葉價格定得不是很規范。“昨天我一個老顧客跑過來說他去了趟銀屏山里的茶園,花費一千元買了兩斤茶葉。我們巢湖茶葉品質確實不錯,做工也很好,但五百元一斤的茶葉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巢湖本地茶葉價格沒有規范好,明明檔次差不多的本地茶,各家茶園叫價卻相差很大。而其他名茶則不然,如黃山毛峰根據品質不同,定價位差不多就是那個譜子,各個茶行定價也相差不大,顯得很規范。”位于巢城東風路另外一家茶行,老板告訴記者。
專家指本地茶品質很高
巢湖整個茶葉產業到底有多大,本土茶葉品質又到底如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昨日咨詢了巢湖市農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據了解,巢湖目前產茶區主要有三個區域,分別是以蘇灣鎮為中心輻射周邊欄桿集鎮、廟崗、夏閣等地,第二個區域是銀屏、散兵等地,還有一個區域是以壩鎮為主的壩鎮、槐林等地。根據巢湖市農業部門掌握的信息,近年來,隨著巢湖市對茶葉產業的加大引導和投入,茶葉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萬畝。
據巢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巢湖茶葉產量及品質都在逐年上升,“我們巢湖茶葉價格確實比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茶葉要高,這主要是我們巢湖茶葉內在質量非常好,不打農藥,這是巢湖茶葉價位較高的一個原因。其次,從采摘到烘焙,巢湖茶葉做工標準很高,很多茶園采摘標準都和西湖龍井市一個標準,價格卻比西湖龍井要低很多。”他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巢湖茶葉名氣不是很大,但以品質和采摘標準,本地茶定價不是虛高。
本土茶葉發展需“多管齊下”
如何更好地發展本土的茶葉產業,讓巢湖茶葉在省內外的名茶市場也占據一席之地,這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據巢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上個世紀60年代,巢湖茶園面積不足2萬畝,從90年代開始,巢湖提出發展茶葉這一產業。雖然目前,巢湖茶葉產業也向前進了一步,但總體來說3萬畝的茶園產量有限。因此,現在巢湖大力推廣國家級茶葉良種。如果采摘不到質量好的鮮葉,肯定生產不出好的茶葉。其次,農業部門也在正在努力,期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人工成本。此外,加強茶葉包裝工作。雖然不是給茶葉“穿金戴銀”,但合適的包裝會提升茶葉的整體檔次。他最后還表示,巢湖茶葉的發展還離不開宣傳,“好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靠打造出去的,我們茶葉本身品質過關、做工過關,相信會有越來越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