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我省部分產茶地區遭遇“倒春寒”,不少茶農損失較重。雖然多數茶農已參保茶葉保險,但是此類險種賠償額度有限,較之于損失可謂杯水車薪,茶農期待賠付更給力的“升級版”保險早日落地。
在海拔較高的山區,茶葉往往有較高的品質和市場價格,但也是極易受“倒春寒”傷害的地方。岳西縣包家鄉石佛寺茶園,海拔1000米,眼下,正是頭道茶葉的采摘季。“7日晚上下了雪,溫度降到零度,200畝茶園都受凍了,損失很大。 ”茶園負責人儲春生說,頭道茶葉的價格最高,利潤也最高,但是“倒春寒”讓頭道茶幾乎全部遭了殃。“保險公司賠付很少,損失往往是賠付額的幾十倍甚至更高。 ”
岳西縣姚河鄉香爐村村民劉會宏,一家7口人,全靠20余畝茶葉維持生計。 “去年全家收入10萬元,好不容易脫了貧,現在茶葉受災,估計今年日子又不好過。 ”劉會宏介紹,頭道茶是他家一年收入中的最大頭,受凍后頭道茶損失近4萬元。按照往年賠付標準,保險公司最多賠付2000元。
這場“倒春寒”讓金寨、霍山、石臺等產茶縣也不同程度地受災。茶農們表示,倘若保險公司能多賠償一些,他們寧可多繳保費。 “我去年繳納了100元左右的保費,這錢的確不多。其實我愿意多繳一些保費,這樣賠償就會多一些。 ”劉會宏說。
由于茶葉保險屬于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保費主要由縣級政府和茶農共同承擔。即使茶農愿意多繳保費,也要看所在縣的財政支持能力如何。 “我省春茶易受‘倒春寒’影響,公司正在研究增加賠付力度,幫助茶農多挽回損失,今年有可能將賠付標準提高到每畝800元至1000元。 ”國元保險農業部副總經理宛新林介紹,現在最高賠付標準是每畝500元,但需要各種賠付條件同時具備才可以,因此很少會按照這個額度賠付,一般也就是每畝不到100元。
商業保險是茶葉保險的有力補充。近日,某商業保險公司向浙江兩家茶葉種植企業簽發茶葉低溫霜凍氣象指數保險,這讓我省部分茶葉企業羨慕不已。安徽農業大學保險學副教授馮慶水介紹,農業氣象指數保險是幫助農民應對極端自然災害的一種風險處理機制,企業或茶農參保后,茶葉遭遇低溫凍害天氣且氣溫低于約定溫度以下即可得到保險賠付。
目前,專門針對茶葉受低溫損失的氣象指數類保險在我省還未推廣運用。不少茶農呼吁,保險主管部門應引導保險公司在我省投放這種專業性更強的險種,供茶農自愿購買,作為茶葉保險的有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