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北京的老字號茶莊吳裕泰飄出陣陣茶香,來此購買茶葉的客人如同走進了春意盎然的茶園。近日,四川省宜賓市市長徐進、宜賓市農業局局長林世全等一行帶著當地出產的早春綠茶來到吳裕泰,向京城百姓奉上“宜賓春芽”。
徐進介紹說,由于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宜賓是我國茶樹萌發最早的地區。
據了解,在宜賓海拔2000多米以上的偏遠山區,四川宜賓川紅集團與吳裕泰聯合建立了茶園。吳裕泰茶基地始終實施嚴格的有機化標準,對這些茶園實行封閉管理,茶農在種植茶葉時只能施有機肥,嚴禁農藥化肥進入。宜賓茶園引山泉水灌溉,只施草木灰和農家肥,每年根據雜草長勢進行5至7次人工除草,嚴禁除草劑的使用,采用太陽能殺蟲燈、黃色粘蟲板等生態措施防治害蟲。一到夜晚,在吳裕泰四川宜賓茶園里,一盞盞發出熒光的燈十分引人注目,它是用來捕捉茶樹上的害蟲的。產茶區還有三五成群的雞鴨穿梭其間,它們在田間活動,可以疏松表土,促進生態茶園的營養成分的吸收,形成集種養為一體的“綠色生物鏈”。
林世全說,宜賓茶不僅“早”,還更“優”。2014年起,宜賓市已正式啟動茶葉質量安全規范化建設專項行動,建立全程可追溯體系,實現茶園到茶杯可管控。目前,全市已有7家茶企實現了茶葉網上質量安全追溯,今年內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全部實現。通過掃描茶葉外包裝上的二維碼,茶葉產地環境、肥料農藥使用、運輸記錄等信息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林世全強調:“所有信息由企業填報,我們實時監管,如果發現誠信問題,會把企業列入"黑名單"。”
茶能與宜賓這座城市結下不解之緣,完全是這方靈山秀水的恩賜。如何保持四川宜賓綠茶的優勢,一直是宜賓市政府努力解決的課題。徐進說:“四川是個產茶大省,迫切需要一種不造成環境土地退化,又能維護茶葉安全和生態需要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小小兩片茶葉,帶動宜賓農業、低碳、生態三張牌,讓宜賓的茶農真正受益于宜賓綠茶。”
為把低碳經濟理念引入茶園,宜賓市設計了一套完善的有機肥培育茶樹系統,既保證了茶葉質量,又節省了近千萬元購買化肥的資金。宜賓市80萬畝茶園基地始終實施嚴格的標準化生產,茶農在種植茶葉時只能使用有機肥料。“我們堅守著祖先留下的這塊沃土,把綠色有機茶葉生態試驗田繼續下去是我們農業發展的方向,要從源頭上提升宜賓茶葉的質量。”林世全說。
據了解,為提升茶產業的發展水平,宜賓市積極鼓勵茶葉生產從家庭作坊式經營向股份合作等規?;洜I轉變,組建了95個宜賓茶葉專業合作社。“宜賓早茶”還獲得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認證,也是全國第一個被國家正式確認的早茶區域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宜賓茶葉已經成為當地茶農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是宜賓城市的最閃亮“名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