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健力寶樂百氏之后,又一廣東飲品風靡大江南北
每年產量2/3銷往省外
超過可口可樂在華銷量
成為廣東新的“文化符號”
本報訊記者汪令來、黃海云報道:用一把銅壺、幾個茶碗就可勾勒完畢的廣東涼茶,居然在短短幾年內,形成風靡全國的巨大產業!記者昨天從省食品協會獲悉,千百年來一直囿于嶺南的涼茶,如今旺銷全國31個省市區,2006年產銷量已突破400萬噸,歷史性地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總銷量———以涼茶為代表的新“珠江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大江南北。
這已是改革開放后“珠江水”第三度潮涌全國。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健力寶掛帥,首創果味碳酸飲料“中國魔水”,并掀起橙色風暴。第二次是90年代末,樂百氏、珠江啤酒擔綱,之后才有純凈水和啤酒純生等概念風行全國。
不過,無論是哪一波“珠江水”,幾乎都擁有共同軸心,比如創新了一個飲料品種,催生了一個巨大產業,涌出了一個甚至多個如雷貫耳的品牌———每個品牌背后至少有四五十億元以上的銷售額,從而直接奠定廣東飲料的全國霸主地位。
眼下新“珠江水”的橫空出世,更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一次崛起的速度更快、影響更廣。”省食品協會會長張俊修說,“非典”之后短短兩三年,廣東涼茶便創造了“出嶺南、下江南、闖關東、走西北”的奇跡,年產銷量以一年翻幾倍的速度飆升到400萬噸,市場規模超過120億元———并且有2/3銷往省外。
400萬噸什么概念?相當于五年前廣東飲料的總和。而作為其中代表的王老吉,更被一些營銷專家們稱作是近年來傳統民族品牌“崛起的神話”。無論是游客洶涌的九寨、黃山,還是人跡罕至的青藏高原,“怕上火就喝”的王老吉,幾乎無處不在。
正如四川人教會大家吃辣子一樣,廣東人正在培養全國人民喝涼茶。曾一度被北方人誤認為“涼茶就是涼著喝的茶”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
王老吉火了,星群夏桑菊、口焱e清、上清飲等20余個廣東涼茶品牌,已成星火燎原之勢。普通聚餐也好、紅白喜事也罷,涼茶都已像可樂、果汁一樣,成為必不可少的飲品。
至于黃振龍、鄧老涼茶、清心堂等以前只出現在廣東街頭的涼茶鋪,如今已在廣西、湖南、福建甚至陜西和北京街頭陸續涌現,成為當地市民消費的新去處。而一些外地游客來到珠三角,除了品嘗各式美食外,還點名要喝涼茶,說是下火還可防止臉上長痘痘。
省文化廳的一位官員說,很多人小時候對美國的認知大多從可口可樂、麥當勞開始,而將來他們了解廣東,可能要從涼茶開始。
涼茶,正在步粵菜之后,成為外地人認識廣東的一個新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