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茶葉賣了好價錢,僅鮮葉就賣到了60塊一斤”,1月13日,來自永定區謝家埡鄉的秦維忠站在自己的茶園里,笑著說,今年要不是這20多畝茶園,我那兩個孩子上學就難咯!雖然老秦不愿透露今年的茶葉收入,但答案都寫在他那堆滿笑容的臉上了。
喜獲豐收的不止老秦一人。今年該鄉65戶農戶共種了300多畝茶葉,總產值達到近90萬元。而在2003年之前,因茶葉產量低、銷路不好,村民們紛紛放棄了茶園,茶園也就荒廢了。改變這一現狀的,是我市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張家界白鶴井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俗話說,高山云霧出好茶。張家界隸屬武陵山脈,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氣候差異明顯,為典型的山地氣候,雨量充沛,空氣潮濕,常年云霧繚繞,日照較少,再加上土質富含磷、鎳等有機物質,造就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名茶,如“青巖茗翠”和“龍蝦花茶”還得到了黃永玉、沈叢文等著名人士的稱贊。可這些傳統的品牌最終沒有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國內外茶葉市場奠定自己的位置。產品失去品牌就只能淪為他人的原料供應基地,利潤微薄。
2003年11月成立的張家界白鶴井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過去的3年時間內,利用管理優勢,基本上完成了全市存活的茶業資源的整合,沉悶多年的我市茶產業現已逐漸轉入一個健康的成長期。該公司收購了原張家界三岔茶葉有限公司,兼并了慈利縣三合口茶廠,現擁有天門山(三岔)有機茶示范基地、五雷山茶產業基地、三岔茶葉精制廠、三合口茶廠和慈利縣茶葉精制廠的茶葉生產基地和加工工廠。其中,該公司自己擁有5000畝的茶園基地,控制和管理的茶園基地約23000畝,帶動了5000多農戶從事茶葉種植和服務,農戶年戶均收入可增收3000元。
唱響張家界的“茶”,品質是關鍵。古往今來,我國的歷代貢茶、傳統名茶,以及當代新創制的名茶,大多出自高山。白鶴井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天門山有機茶示范基地海拔平均800至900米,是高山茶生長的最佳環境,再整合“白鶴井茶”的品牌形象,將白鶴井茶分等論級進行系列包裝,整體上市。“神山出仙茶,仙茶白鶴井”,品質加品牌的雙重優勢有效地激活了張家界茶葉的國內外市場,該公司極品白鶴井綠茶(天門山針)獲“湖南十大名茶特等獎”,甲二級白鶴井綠茶(特制毛尖)獲“最暢銷產品獎”,甲一級白鶴井綠茶(青巖茗翠)獲“張家界名牌產品”稱號。冠有公司品牌的特等品茶葉價格已經上漲到原同級茶葉的十倍之多。2006年4月14日該公司通過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QS”認證后,又是我市第一家獲“市場準入證”的茶葉產業企業。
2006年11月,從省里傳來喜訊,該公司在兼并張家界綠色大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建成的“白鶴井綠色大地休閑農莊”榮獲 “湖南省五星級農業休閑莊園”稱號。
提質、改造、升級。該公司在農業休閑莊園榮添五星的基礎上,準備投資8000萬元,打造“白鶴苑”。該項目定位于農業觀光園、茶業科技園,打造集農業觀光、旅游休閑、茶藝文化、茶藝貿易、茶業科研開發為一體的旅游精品服務景點。
“‘景’迎四海佳賓,‘茶’款五洲來客”,該公司總經理湯亞雄告訴記者,今后五年內要實現傳統產業與現代農業、茶產業與旅游經濟的有機對接,逐步形成集有機茶業、旅游農業、茶業工業、茶文化產業及國際貿易為一體的集團化現代企業,實現年產值突破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