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四川站訊:茶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健康飲品,而有機茶是一種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化肥、農藥、生產調節劑的茶葉,它可以保證農業環境的可持續,更提高了人們的健康飲茶水平。
廣元種茶、飲茶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巴蜀人稱茶為葭萌,境內葭萌古城--今昭化古鎮就是因其產茶而得名,旺蒼高陽坡茶、青川七佛茶早在兩漢和唐代就成為貢茶。
6月7日,茶·有機·低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元舉行。這標志著廣元以“低碳、有機、精品、高端”為思路發展的有機茶正逐漸邁開步伐,走向中國、走向世界。
得天獨厚自然環境 孕育高端有機茶葉
“廣元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茶園多分布在海拔600-1500米的群山之中,立體氣候明顯,雨量充沛,光照適宜,生態植被好,空氣清新,土質肥沃,終年云霧繚繞,且遠離大城市,境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是發展有機生態綠茶的最佳區域。而這些得天獨厚自然環境具有不可復制性,是廣元種茶的一筆自然財富。”廣元市農業局局長趙洪培自豪的說道。
獨特的生態環境,優良的茶樹品種,標準化的茶園管理,先進的加工設備和制作工藝,使廣元茶具有“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點。據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測定,廣元名茶氨基酸含量達4%左右,咖啡堿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達50%以上.表明廣元茶是國內罕見的優質耐泡的高香茶。據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測定,我市茶葉硒含量0.32 mg /kg,鋅61.5mg/kg,硒、鋅含量明顯高于其它茶區,表明廣元茶是有利于人身體健康的富硒、富鋅茶。據國家、省、市多家檢測機構多年綜合測定,廣元茶的鉛含量0.003 mg /kg,銅含量10.1 mg /kg,六六六0.0027 mg /kg,滴滴涕、甲胺磷、氧化樂果、甲拌磷等12種農殘均未檢出,表明廣元茶是純天然、無污染的有機茶。
據《利州志》載:唐開元年間,玄宗為避安史之亂至蜀,途經利州,當地官員進奉武侯茶湯。其茶味鮮醇,其湯晶瑩,其香幽雅,玄宗飲之大悅,感慨良久,曰:“孔明真人中臥龍,此亦茶中君子也。……眾卿宜品其意,知其理,善其行。”遂賜名知善君子。
歲月如梭,昔日武侯古茶園早已發展成為擁有生態綠色有機茶葉基地,其產品也發展為以知善君子為代表的米倉山雀舌茶,以子竹為代表的高陽扁茶,以古道仙峰為代表的毛峰茶等系列優質茶產品。現米倉山中,唯留有武侯植茶坪、武侯古茶園、潔杯池、勸農碑、品茗亭、孔明石等十大古跡供后人憑吊。
“廣元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我覺得,廣元發展低碳、有機茶葉的思路十分正確,廣元的有機茶產業有很好的發展空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任傅尚文說,就如何做好廣元的茶產業,他給出了幾點建議:第一,希望政府繼續從各方面從政策、資金、人力等方面給廣元茶產業繼續給予更多的支持;第二,建議各縣區、各鄉鎮在發展有機低碳茶產業的時候,要做好規劃,可以生產有機茶的地方才能生產有機茶,不能盲目;第三,廣元還需要進一步擴寬銷售市場。
福建省農林大學茶學系主任孫威江說,“廣元的生態條件很好,森林覆蓋率達到55%,這是廣元發展茶葉的首要條件。另外廣元種茶歷史悠久,加工技術比較精湛,這是廣元做出享譽國內外好茶的又一條件。今后廣元茶產業要做的,一個是品牌的宣傳,一個就是推介在技術創新方面再深入一些,這樣廣元茶葉應該是大有前途。”
加快基地建設 實現川茶三山鼎立
“到2015年,實現茶葉面積40萬畝,產量1.5萬噸,產值25億元以上,把廣元建成國家標準化茶葉示范區,四川現代茶業強市和全國重要的高香、有機、保健茶基地,形成四川茶業發展“三山”(峨眉山、蒙頂山、米倉山)鼎立的新格局。”廣元市政府副市長陳凱滿懷信心的向國內外茶葉產業專家宣言。
如何將廣元茶(米倉山牌)推向國際化?陳凱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第一,廣元有機茶品質是最重要的,要在保證保證的基礎上,強力推進品牌打造;第二,扶持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多參加國內、國際的品牌推廣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廣元有機茶;第三,加快茶葉基地建設,到2015年,實現茶葉種植面積達40萬畝。
就如何做大做強廣元有機茶葉產業,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公司總經理何旭倫也有自己的規劃,他說,“作為企業而言,宣傳是頭等大事,從上周開始,我們已經成了專業的宣傳團隊,一部分人做網絡推廣,一部分人做電視、平面推廣,另外我們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思路,走‘低碳、有機、精品、高端’之路,向國際化發展。”
技術創新 讓廣元有機茶走向世界
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廣元先后開發研制了米倉山茶、七佛貢茶、劍門玉綠、樹仙雀舌等名茶,并多次在國內外名茶評比中獲得金獎。米倉山茶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確定為特供茶,被評為四川十大名茶和四川著名商標,七佛貢茶被評為中國文化名茶。米倉山茶、七佛貢茶分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6年,廣元市啟動了茶葉品牌的整合工作,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行業實施,協會監管原則,統一品牌、統一工藝、統一標準、分企營銷,將市內二十多個品牌整合到米倉山茶葉品牌,通過近年來在成都、重慶、西安、蘭州等地反復宣傳推介,米倉山茶葉品牌正快速成長,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的知名茶葉品牌。
“廣元茶業要堅持用現代農業理念謀劃茶業發展,以科技為核心,產業化經營為指導,走低碳、有機、精品、高端的產業發展之路,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與廣大茶農結成利益共同體;發揮專業合作社的聯系、組織、服務作用,讓茶農成為真正的專合組織主體,把茶農、產品、產業與市場緊密地連接起來,讓茶農充分受益、持續受益;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聯合,中小企業根據大企業產品需要,按標準開展訂單生產、貼牌生產;對設施設備、技術落后、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加工企業進行限期整改,對無證照、無設施設備、無質量保證的‘三無’小作坊堅決取締。”四川省農業廳巡視員涂建華說 。
“米倉山茶”品質形成的關鍵環節在于大力推廣“茶-畜-沼-茶”、“茶-雞-沼-茶”等模式,實施有機、低碳栽培措施,落實精湛的采制流程。同時,要制定茶葉采摘、修剪、名優茶加工等機械化的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使機械化生產規范化、規模化;因土、因樹、因茶施肥和因肥施肥,推廣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和茶葉專用肥,通過養、種、積、造、還等多途徑廣群有機肥,改善茶園土壤理化性質,提高肥力。”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科技處處長阮建云說。
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茶葉小組的秘書長Kaison Chang介紹,目前,有機茶的需求量在國際上不斷增加,“我是第一場來到廣元,喝過這里的茶,香味濃郁、色澤鮮明,很有味道。”他說,廣元有機茶要打開國際市場,技術加工上,還需進一步加強,從而得國際上的一些認證。
據介紹,在災后重建過程中,廣元市茶產業依托“重建資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標準化的無性系茶園等。主要通過引進、篩選推廣無性系良種,集成良種良法、節本降耗、提質增效的綠色有機茶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推廣機械制作名優茶技術。新階段中,廣元茶業也堅持用現代農業理念謀劃茶業發展,以科技為核心,產業化經營為指導,走低碳、有機、精品、高端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低碳茶業、精品茶業、有機茶業和品牌茶業戰略,強力提升茶業競爭和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茶業發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