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葉新聞 /  大旱致揚州名茶“綠楊春”近乎絕收

大旱致揚州名茶“綠楊春”近乎絕收

中國茶網資訊:“綠楊春”是揚州地產名茶,據傳其品質不遜于“西湖龍井”,市場地位曾高過“鐵觀音”。然而,今年,“精品綠楊春”主要產區儀征市月塘鎮茶樹卻大面積枯死,令人扼腕嘆息。日前,記者前往當地調查原因,茶農的說法是:“我們這里沒有水”。

茶樹一片片干枯而死

中國江蘇網訊 自3月份以來,揚州地產名茶“綠楊春”開始上市。然而,今年的“綠楊春”上市量極少而價格奇高。來自茶商的解釋是“物以稀為貴”,因為該茶主產區儀征市月塘鎮正遭遇十年未遇的大旱,上千畝茶園根本無茶可采。

盡管采訪前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前往月塘調查的記者還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了――“無茶可采”似乎已經不再重要,茶農們苦心經營了多年的茶園或將“從頭再來”。

“35年了,我家的茶樹比我年紀還大,現在它沒用了。”一位趙姓茶農告訴記者,一開始都以為去冬今春低溫天氣較往年要長,因而延遲了茶葉的發芽,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欲哭無淚――茶樹無可救藥地一片片干枯死亡。“我們一般只賣春茶,如果僅僅是低溫凍害,放棄一季,保養一年,明年還有新芽,可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與趙家茶園相隔不遠,記者見到了另一茶農。趙姓茶農的說法在這里得到了印證,“茶樹死了你救不活它,只有重新栽種,而重新栽種不是馬上就可以收到上好茶葉的,培育期通常需要3年以上。”該茶園的主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采訪現場,記者遇到了一位從城里到山區收貨的林姓茶商。“沒有多少好茶了,可惜了。”林老板說。

天干無雨水庫枯竭

月塘地處丘陵山區,農田多為坡地,灌溉困難,而相較于糧食作物,茶樹所需水量不多,因此,從90年代以來政府一直鼓勵農民改種茶樹,見到的成效也十分明顯。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原先用于農作物灌溉的農田水系逐步被廢棄不用了。

“就是因為沒有水。如果有水,怎么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記者調查時,幾乎所有的受訪茶農都這樣分析。“往年的這個時候雨水都是很多的,沒想到今年卻干成這樣,天氣預報天天說有雨,也沒有下過一場透雨。”不少村民這樣說。

在月塘,記者也聽到了不少“特例”―― 一位農技人員告訴記者,一些茶農自己在茶園里開挖水塘、鋪設管網,因而作物基本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還有一些“不等不靠”的茶農自己想辦法引水灌溉,不僅沒有損失,反而因為銷售看好比往年多賺了錢,“自己引水灌溉,即使是用自來水,1畝茶園的費用也不過200元左右,1畝茶園一般能收近20斤茶葉,就算每斤只賣100多元,2斤鮮葉就把成本收回來了。”這位技術人員這樣和記者算了一筆賬。

對于“先進典型”,也有人覺得不能簡單類比,因為他們的茶園附近根本就無水可取。“大水庫離我們很遠,村里的‘當家塘’又在‘清污’的時候被抽干了,我們到哪里去弄水呀?”不少茶農跟記者這樣訴苦。

水是商品,誰來買單呢?

在月塘,記者還聽到了這樣的抱怨:“政府有關部門為什么不管我們呢?今年的旱情可以說是十年一遇,但是,十幾年前也是大旱,消防車都下來送水了,可是今年根本就沒有人問。”

帶著茶農的怨言,記者專門走訪了儀征市水務局。在該局,記者得到的基本信息是:盡管山區的灌溉水系嚴重缺乏,但水務部門設施沒有問題、隊伍可以拉得出去,將水送到灌區也只要3個小時。問題是,水是商品,電費要錢,誰來買單呢?

該局監察室負責人曹禮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幾十萬元對灌區進行改造,山區和圩區的河道能灌能排,效率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然而,供水是需要成本的,現在電價又 進行了上調,這個費用跟誰去算?還有,萬一補水后再下一場大雨,這些錢就浪費了。

曹禮春還認為,今年的損失與茶農的僥幸心理有密切關聯,“老百姓一是想等天下雨;二是想依賴政府。前段時間我們接到幾個老百姓的電話,說你們趕緊給我們打水。我回答說,水是商品,打水必須先到供電部門繳納幾萬元錢,這個錢必須由村里交給我們,但沒有人出面來辦這件事情。”

此后,記者從其他渠道獲悉,月塘茶園的旱情已經引起儀征市政府的重視,從長江引水灌溉或將成為這里“長治久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