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近幾年,臺州茶餐廳、咖啡館越開越多,格調也是越來越小資,為了吸引回頭客,很多經營店都推出了免費咖啡券或者優惠餐飲券。但因券上注明的限制條件太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回頭使用,優惠券逐漸變成了一張張“廢紙”。
免費咖啡券限制多
近日,在椒江江濱路的一家咖啡美食廳吃完飯,記者收到了服務員連著賬單一起遞過來的3張免費咖啡券,細細看一眼背面注明的7條使用條件,毫不猶豫地將3張券扔進了垃圾箱。
隨著茶餐廳、咖啡館的盛行,各式各樣的優惠券也是層出不窮,但每一張優惠券的背后都附有《使用須知》,少則5條、多則7條,讓消費者大呼吃不消。
“以前優惠券還沒有這么多限定條件,有時候和朋友去咖啡廳小坐也會用到,可是現在幾乎所有的優惠券拿過來都壓箱底了。”在椒江某證券公司上班的小李告訴記者,本來去茶餐廳吃飯就很少點咖啡,免費券又有這么多限制,還不如不用。
部分限定條款不合法
近日,記者收集了不少咖啡券,發現有幾條規定幾乎成了行業“潛規則”。比如說,“此券重大節日不可使用”,“不可與其他貴賓卡、代金券同時使用”,“最低消費10元”,“每次限用一張”等等。而有些咖啡券更是額外附加了使用時間,規定只能在下午5點之前或者晚上9點后使用。
浙江海貿律師事務所的顧衛超律師表示,目前尚無專門的法律對優惠券進行規范,但是優惠券中的部分條款肯定是不合法的。
“優惠券是一種帶有贈予性質的紙券,商家可以附注一些條款,但是這些條款也帶有協商性質。”顧衛超說,雖然商家可以在優惠券上附注說明,但是也應該在合法的范圍內。實際上,商家所謂的“本店對此券保留最終解釋權”和“本券最低消費10元”的說法,都是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是無效的。
能當場用的使用率較高
近幾年,優惠券除了在咖啡館、茶餐廳隨處可見,燒烤店、牛排館等各色小吃店也逐漸跟風而上。去年下半年,同事小周在一家韓式燒烤店吃飯后拿了幾張優惠券,但至今沒用。“比起燒烤店的優惠券,我覺得牛排館的更有用,因為本來一份牛排也就45元,如果能當場優惠8到10元,還是比較劃得來的。”
什么樣的優惠券消費者最喜歡?昨天中午,記者又走訪了幾家餐館,發現每種優惠券的返用情況都不盡相同,其中能當場使用的優惠券最受歡迎。“我們的餐券可以當場使用,比如說你今天吃了200多元的午餐,那其中的30元就可以直接抵掉,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當場使用。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點飲品,所以飲品券往往要留到下一次用,這樣返用率就低了。”去茶去市府大道店推出了30元的餐券和20元的飲品券,據服務員說,當場抵用的餐券的使用情況非常好,但是飲品券的返用率只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