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5月4日,家住蘭山區西苑小區的吳邵新老人,喝了配制的保健茶后出現舌頭發麻、吐詞不清等類似“中風”的癥狀被家人送到醫院治療。
5月1日,患心血管病多年的吳邵新大爺聽人家說一些中藥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療效,便在銀雀山路東段路邊賣保健茶的攤上,買了銀杏葉和幾味中藥一塊泡水當茶喝。喝了4天后,吳大爺感覺舌頭發麻,說話吐字不清。家人以為他中了風,送到市中醫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這并不是中風的征兆,而是與喝了過多保健茶有關,銀杏葉中含有毒成分,未經處理就用其泡茶,可引起陣發性痙攣、神經麻痹等副作用。
5月4日,記者在臨沂市人民醫院也碰到一位因喝了自配的花茶,引起不適癥狀的病人。原來,這位姓張的女士在超市買了一些干玫瑰花、金銀花、紅花等,自己混合在一起沖泡著喝,喝了一段時間后,便覺得渾身乏力且下腹疼痛。經醫生診斷,才知道是自己喝了大量紅花和金銀花的緣故。醫生告訴她,菊花可以治療咽喉部疾病,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由于紅花具有活血的功效,正常體質的人每天服用量不要超過5克。
記者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今年以來,隨著天氣變暖,醫院收到因飲茶不當引發腸胃病,甚至中毒的病人變多。臨沂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任繼東告訴記者,不同的中藥、花草茶有不同的屬性,熱性體質的人,宜選用性寒涼的藥草,而虛寒體質的人則適用性溫的藥草,性平的藥草則大多數人可選用。由于每種花草茶中都含有各自的性味,這些不同的性味很有可能相克,最好是在中醫師指導下配方使用,自己亂配保健茶對人身體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