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料果汁飲料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面對非碳酸飲料市場國內企業領先的格局,作為世界最大碳酸飲料生產商的可口可樂公司不甘心言敗。近日,太古股份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公告,旗下太古飲料與中國可口可樂、中糧集團等24家公司在內地組成聯營公司,生產、處理、分銷及銷售某類帶有可口可樂公司商標的非碳酸飲料。由此,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健力寶等國內外巨頭在今年年內都開始了非碳酸飲料市場的整合,加速擴張中國非碳酸飲料市場。
5.6億建聯營公司
簡單地說,非碳酸飲料就是有別于可樂之外的飲料,包括水、果汁飲料、茶飲料、運動功能性飲料等等。在此次可口可樂這個非碳酸飲料聯營公司中,新公司名稱為可口可樂裝瓶生產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將設在上海,注冊資本為5.6億元,太古持股24%,中國可口可樂及中糧集團分別持股17%及21%,一個由中國9家裝瓶公司組成的獨立集團和其他3家獨烏龍茶立的中國裝瓶公司將認購余下的38%。
可口可樂(中國)飲料公司對外事務部有關負責人王先生表示,此事由于目前正在中國商務部的批準過程之中,因此,公司暫時不對外做新聞發布。但據了解,可口可樂在中國有三大合作伙伴,是中糧集團、太古飲料公司、嘉里裝瓶廠。中糧和太古的11家公司分別分布在中國的11個省份,再加上其他12個公司,可口可樂的非碳酸飲料聯營公司所涉及的區域將遍布中國。
對于這種合作形式,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方面認為,成立聯營公司后,非碳酸飲料之生產程序及中國之相關資產將歸納于同一家公司,借以在規模及效率方面產生效益,并分攤風險,從而加強各發起人之間在非碳酸飲料業務方面的經濟及技術合作,并可將生產成本降至最低。
拓展非碳酸飲料
與老對手百事可樂相比,可口可樂一直在碳酸飲料市場保持著領先地位。然而據統計,碳酸飲料在中國只占飲料市場的30%,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兼秘書長趙亞利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非碳酸飲料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碳酸飲料的增速。
可口可樂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可口可樂自身來說,目前主要從兩方面整合市場,一是碳酸飲料市場穩步增長,以前沒有覆蓋到的市場逐步滲透和擴張;臺灣茶同時向中國的飲料市場全線出擊。據了解,在中國,可口可樂旗下非碳酸飲料包括酷兒、天與地茶、天與地礦物質水、雀巢冰爽茶等,今年可口可樂也確實加大了開發非碳酸飲料品種的步伐,如今年4月斥資近億元推廣其與雀巢聯合打造的雀巢冰極茶,6月開發酷兒乳酸味飲料,新近又邀請舒淇和梁朝偉作為自己單獨研發的茶研工坊綠茶的形象代言人。但是,可口可樂所有這些非碳酸飲料都沒有統一的非碳酸飲料商標,而是各大品牌實行獨立運作。據了解,此次協議合作一旦獲得批準,那么,可口可樂的這家聯營公司,將統一生產、處理、分銷及銷售某類帶有可口可樂公司商標的非碳酸飲料。
可口可樂公司外事部經理王美潔告訴記者,可口可樂希望通過產品線的擴張,實現對整個飲料市場的主控權,到今年底,公司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將由25家擴充到29家。
群雄逐鹿競爭加劇
可口可樂此番成立聯營公司的事情雖還未落地,但據了解,各方早在今年1月9日就發起了合作協議。盡管如此,但是相對于康師傅、統一來講,非碳酸飲料市場國內飲料巨頭占據的份額仍是大頭。
據了解,去年年底,碳酸飲料第二大巨頭百事可樂斥資3000萬美元,在廣州開發區建立了百事在亞洲最大的非碳酸飲料生產基地。據了解,該生產基地主要用于生產百事旗下的果汁、果汁飲料和其它非碳酸系列飲料產品,而其與聯合利華強強聯手推出的立頓冰紅茶也借助在該基地實現生產并于今年5月全面打進中國市場。今年4月,康師傅與日本朝日及伊藤忠結成戰略聯盟,9.5億美元成立康師傅飲品公司,目的就是加強擴張中國非碳酸飲料市場,而國內巨頭健力寶也于今年宣布2億元打造茶飲料。
各大飲料巨頭紛紛在非碳酸飲料領域出大手筆,與近年來我國非碳酸飲料消費持續升溫有極大關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飲料市場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長,而非碳酸飲料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在茶飲料、果汁飲料以及今年銷售拔得頭籌的功能運動型飲料市場上,康師傅、統一、樂百氏、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國內軍團完全搶占了先機,并持續保持市場龍頭地位。隨著碳酸飲料的增長速度明顯放慢,以碳酸飲料在中國立足的國際巨頭已經按捺不住,此番可口可樂發力,意在爭得非碳酸飲料市場老大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面對各大飲料品牌紛紛推新品,產品同質化已非常嚴重,因此,在非碳酸飲料領域,如何創造產品的差異化是其在不斷變化的競爭格局中取勝的關鍵所在。(記者胡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