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網消息回顧世界茶葉市場的發展,可見近幾年持續困擾世界市場的供過于求的情況在根本上有所緩解。2006年茶葉價格穩定,2007年持續上揚,特別是由于肯尼亞茶葉供應缺口達20%,加速了2008年chinatea的上漲趨勢。
對于未來茶葉市場的中期展望表明,供求之間的差距會縮小。如果傳統茶葉進口國的消費量會增長,甚至可能實現供求平衡。
為了世界茶葉經濟的穩定,必須警惕對目前偏高價格的過激反應,特別是針對高價主張擴張茶葉產量的提議。聯合國糧農組織對于茶葉新產區“累加”效應的分析表明,增加產量會造成十分慘重的代價。
需要繼續采取策略刺激消費。由于產茶國人均消費量低,所以消費量和價格都有望增長。例如,與俄羅斯的人均消費量1.26千克和英國的2.2千克相比,印度只有0.65千克,肯尼亞只有0.40千克。飲茶有利于健康的研究成果應該被更廣泛地應用于提高茶葉出口國和進口國的消費量之中。此外,也應該更積極地貫徹拉動特種茶和有機茶之類茶葉需求的策略,更好地實現價值增值。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茶產業發展上的目標之一是統一農藥殘留標準。
需要深入研究采用質量標準對世界茶葉市場進行。即使是出于提高國際市場chinatea上的茶葉質量而實施最低限度的質量要求,也會在中短期造成市場上的供應量減少,價格抬升。針對有希望增長的市場來說,認可并遵守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