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內容從五章四十條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條。
2000年以來,隨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茶行業對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全國各地職業院校紛紛開設了茶樹栽培、茶葉加工、茶藝等專業。據《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涉茶的中職、高職院校有70余所。茶產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特別是在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與銷售等方面,畢業于職業院校的學生更受到茶企的青睞。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會為茶學職業教育體系帶來哪些變化?為行業人才培養帶來哪些利好?《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對在職業院校就職的涉茶專業教師進行了采訪。
助力茶學職業教育高速發展
在以往的公眾認知中,職業教育定位模糊。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類型。“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有利于塑造社會共識,推進茶學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茶業教研室主任古能平說,“該法律將促進包括茶學職業教育在內的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向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邁進,如茶學職業本科教育乃至將來的茶學職業碩士研究生教育等。同時,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也將進一步深入推動產教融合。”
在采訪中,老師們不約而同地表達出了同一觀點:完善茶學職業教育內涵,明確茶學職業教育類型屬性,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茶學專業實踐能力、職業素養,有利于促進茶學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茶藝與茶文化專業學生在四川蒙頂山進行專業實踐。任 敏供圖
“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職業學校不是好學校”“職校學生找的工作不體面”……有關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里,偏見和雜音時有出現。對此,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提出了不少“實招”。法律強調,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如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提出國家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也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國家、地方各級部門組織的茶葉加工大賽、茶藝大賽開展得如火如荼,為茶行業技能人才搭建了交流提升的平臺。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茶藝與茶文化專業部主任張晶晶表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提升了職業教育教師和學生的信心。即將建立的職業本科教育體系,也將滿足職業院校學生對學歷的追求。”她認為,目前,茶藝與茶文化專業人才非常稀缺,持有相關專業職業證書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茶行業用人需求。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成為茶學職業教育發展的“助燃劑”。未來,茶學相關專業將越來越熱門,會有更多高職院校開設涉茶專業。
茶企參與職業教育有法可依
過去的職業教育主要是由政府牽頭,鼓勵“校企合作”。而現在,辦學主體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提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支持社會力量依法參與聯合辦學,建立多種形式的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
張晶晶欣喜地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以后,我校已經與一些過去合作成功的茶企進行了溝通交流,對方信心滿滿,合作熱情明顯提升。這對學校設立校企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實訓基地等均有極大幫助。”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參加2021年廣西職業教育活動周活動。 古能平供圖
古能平表示,需要培養更多的產業高端的職業技術人才作為人力資源支撐。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并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獎勵、稅費優惠等政策激勵。企業將主動參與產教融合,提升社會責任感。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與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楊雙旭表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支持社會各界參與職業教育,尤其是企業參與。為茶企參與職業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提及,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注重產教融合,實行校企合作。其中,產教“融”合一詞取代了之前法律中的產教“結”合。一字之改,格外有深意。
“過去講的產教‘結’合具有滯后性,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經常不能及時反映到學校中,企業與學校之間類似‘朋友幫忙’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很不穩定的。”一位茶學職業院校老師表示,“融合”就是要成為一體,企業與學校共同投入、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達到共建共贏。
楊雙旭認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為茶學職業教育在進一步深入產教融合方面帶來利好,茶行業的頭部茶企尤其是國企等優質茶企的參與,能夠極大促進茶學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培養出更加符合茶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吸引更多學生報考茶專業
《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均表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從法律層面暢通了職校學生的發展通道,這將大幅度提高學生報考職業院校的積極性。楊雙旭對此項法律規定充滿期待:“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支持建立中(中職)高(高職)本(職業本科)貫通教育,茶學職業教育學歷上升通道突破在即!”
張晶晶也認為,這項改革將讓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更有“奔頭”。她說:“目前,學生們在就業和職業發展上比較樂觀,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逐年提升。并且,這些年還出現了一個好現象——‘就業回歸率’越來越高了。原來沒選擇在茶行業就業的學生,又重新回到茶行業工作。還有的同學嘗試在涉茶行業進行創業。雖然,學生們的就業形勢逐年向好,但茶學職業教育的學歷上升通道還未疏通。期待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完善后,能解決這個問題。”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侯彥雙(左一)帶領學生在茶廠進行茶葉加工技術學習。 侯彥雙供圖
采訪中,老師們也提出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在現行的茶學職業教育體系中實施的難點。
張晶晶表示,茶學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目標如何與國家頒布的《茶藝師職業標準》《評茶員職業標準》深度融合,職業院校與人社、供銷等職能部門如何加強交流與合作,這是未來茶學職業教育需要思考的問題。
楊雙旭也表達了一些擔憂:“目前,茶學職業教育‘點少面窄’。如果還是按照省域內推進中高本貫通教育,推進工作勢必存在諸多困難。”但他同時也表示:“應該從更高層面,跨省實施中高本貫通教育,教育部遴選有實力的國家級雙高校或者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茶學職業本科教育試點,其他中高職層次院校與這些遴選出來的本科層次院校聯合辦學。或者由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牽頭成立茶學職教集團,運作茶學職業教育領域的中高本貫通教育。”
總的來說,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給茶學職業教育高速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職業教育大發展時代中,茶學職業教育將大有可為,為茶行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