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武夷巖茶采摘的關鍵時期,今年武夷山市新試驗了無人機運茶技術,不僅緩解疫情期間茶企用工壓力,也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縮短了茶青的配送時間,保障了茶葉的鮮活,以科技助力春茶生產。
裝吊, 起飛,無人機載著滿滿的茶青“翻山越嶺”,在接收點穩穩下落,工人立刻將剛采下的茶青裝運上車,整個過程動作流暢,一氣呵成,僅用時6分鐘。
無人機吊裝服務人員說: “以前人工挑青的話,山路可能一趟要走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無人機一趟下來只要大概十分鐘,時間上節省了很多成本。”
武夷正巖茶大多種植在高山坑澗,山間道路崎嶇,工人挑青存在一定風險,再加上疫情期間用工緊缺,用無人機一趟能裝運茶青60斤左右,一小時即可完成工人一天的運茶量。春茶采摘時節,無人機運輸技術已幫助多家茶企運送茶青近萬斤,成功率達到百分百,不僅提高了運茶效率和安全性,也節約了企業用工成本。
武夷山郎韻茶業 郎愛英“用工的方面優勢大,因為今年疫情,我們人工都進不來,解決我們現在人工的問題,而且運送的速度也非常快,可以說是省時省力。”
無人機裝運,讓茶青在運送上節約了時間,采摘的新鮮茶葉及時送到茶廠,為制茶師傅們后續制茶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武夷山香江茶業副總經理、大紅袍技藝傳承人 劉安興“立夏以后,天氣又特別的炎熱,會造成拖青或者是青葉的溫度過高,讓茶葉的品質下降,現在有了無人機,應該說科技的確是帶動生產力,提高了我們制茶人的制茶質量,就是包括他的鮮葉的質量提升的非常多,這樣對我們生產這一塊來講,茶葉的品質提升非常多。”
茶產業是武夷山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科技融入到茶產業生產、制作的每個環節,無人機運茶技術將科技成果賦能春茶生產,為武夷山踐行“三茶”統籌注入新活力。
武夷山市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主任 黃添孫 “今年我們進行了無人機調青多點試驗,得到了茶農、茶企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們將組建一個社會化、專業的服務隊伍,將這個實用的新型技術運用到茶產業中去。”
來源:掌上武夷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