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茶青飄香。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時節,我縣1.53萬畝茶園競相吐露新綠,開始進入春茶采摘季,茶企和茶農紛紛搶抓農時采摘第一批春茶,開啟美麗鄉村的“茶經濟”。
走進位于石正鎮的園山湖千畝生態有機茶場,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茶山春意盎然,一壟接一壟,幾十名工作人員頭戴草帽,手指在茶樹上翻飛,熟練地采摘著半寸長短的新葉。在她們滿載的茶筐里,翠嫩飽滿的芽頭密匝層疊,散發出沁人的清香。在茶園中忙碌的村民姚阿姨告訴我們,來這里春采茶、夏割草已成為村民的常態。
村民姚阿姨:我在這里做了有3年了,一般采茶、制茶、割草、打溝施肥。來回方便,帶班會開車接送。我們比較近,就在下豐村,來回15分鐘,照顧得到家庭。
在茶山下的加工場內,茶園負責人沈子玉邊將新采的茶青晾曬邊告訴記者,這個茶園面積約3000畝,開春后的幾場及時雨讓茶樹出芽率更高,預計春茶產量整體會有增長,產值可達4000萬元。
平遠園山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茶場負責人沈子玉:3月18號開始采摘春茶,今年的春茶采摘周期大約在40天左右。今年的春茶產量15噸干茶左右。
此外,該茶場不斷推陳出新,如今主打南臺翠綠、南臺一品紅、嘉鄉一品紅、醉貴妃、金鳳凰和廣東橘紅紅茶等茶品牌,銷路也隨之拓寬。
平遠園山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茶場負責人沈子玉:去年開始我們跟化州某家比較大型的企業合作,做了一個創新茶,我們叫橘紅紅茶。每個月的銷售額都有五六十萬。市場以大灣區為主,全國各地基本上也有,最遠的是走到黑龍江。
我縣另一知名品牌——鍋叾茶近日也將開園采摘。八年來,三葉鍋叾茶種植專業合作社堅持做優茶品質,每年都供不應求,今年計劃在清明前開摘。
平遠縣三葉鍋叾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林云:今年產量應該比去年高一點,我們合作社大約有2萬斤,產值大概360萬元。我們合作社主要以做春茶為主,一年只采摘一次。
近幾年,我縣以打造“客家炒綠之鄉”為目標,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提升平遠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至目前,全縣種茶面積達到1.53萬畝,總產可達967噸,產值5.4億元。其中,平遠客家炒綠獲評2021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有機種植及認證面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4家省市級農業龍頭引領,170多家有機茶相關企業,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超萬戶農戶參與的生產經營體系。
記者:陳郴、曉燕、美萍、雙玲
制作:平遠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平遠發布,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