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暴雨頻發,為降低災害對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農業農村部蔬菜、果樹、茶葉、中藥材專家指導組編制了應對高溫、暴雨、洪澇等災害的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各地農技人員根據技術指導意見和當地產業受災情況,深入生產一線采取多種形式指導農業抗災補損,幫助農民群眾解決防災減災難題,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湖北枝江市100多名農業農村部門技術人員及時下沉到田間地頭,指導村民進行生產自救,確保災年不減收。農業技術人員一邊統計核實災情,一邊傳授救災知識,在強調及時排水、減少作物受淹時間的同時,指導村民要及時補苗,并采取葉面施肥措施,防控好螟蟲、稻飛虱的侵害。
受連日來強降雨影響,安徽省太湖縣漁業養殖遭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縣漁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來到漁業養殖重點企業、漁業養殖示范戶,做好受災情況摸底登記,科學指導防災抗災工作,減少汛情對養殖經營主體的財產損失。漁技人員采取分類指導,按池塘養殖要求固牢塘埂,做好防逃設施,重點還要關注魚病害防治;稻蝦養殖要做到小龍蝦應捕盡捕,推廣繁養分離技術,提前謀劃消毒、除野等準備工作。
江西省德安縣林泉鄉種植養殖業遭受洪澇災害,農業基礎設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暴雨過后,農技人員全員進村入戶,對全鄉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和小龍蝦、魚等漁業受災情況進行核實登記上報,現場指導種糧大戶對受災較輕的稻田及時排澇、清洗禾苗、搶抓陰晴天氣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對受災嚴重的水稻田及時采取補種或改種。
受暴雨影響,湖南澧縣水稻、棉花、玉米、葡萄、中藥材等多種農作物面臨嚴峻考驗,為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做到災前損失災后補,澧縣啟動應急預案,組織100多名農技人員下沉到重點受災區域,指導受災農戶開展抗災自救工作。按照“水退到哪里,服務到哪里”的原則,澧縣制定了各類作物抗災補損技術指導方案,并組織技術團隊,因地制宜進行具體施策,具體指導,確保全縣農業大災之年保豐收。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