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夏茶采收期,夏季氣溫高,芽葉易老化,應及時采摘,勤采多制。”“炒茶,須注意殺青不足和火功不到位等問題……” 7月12日,慶元縣在龍溪鄉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峽兩岸茶農“云端”交流活動,在視頻展示、一問一答中,慶臺兩地茶農互相交流經驗,很多茶園管理、炒制難題迎刃而解,聚智共推茶產業發展。
活動中,播放了主題宣傳片,介紹了慶元縣茶文化氛圍以及生態產業優勢、投資環境,與臺灣同胞一道感受傳統茶文化魅力的同時,讓臺灣基層民眾進一步了解大陸發展建設成果,加深臺胞對慶元縣發展環境的良好印象,增進文化認同,增強互信理解。
據悉,目前,龍溪鄉擁有高山有機茶園2967畝,其中完成茶葉基地無公害認證的有2345畝,建成茶園示范基地830.5畝,擁有茶葉合作社、家庭農場10家,目前已經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品牌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茶葉產業是當地富民增收的第一產業。
隨后,臺灣南投縣仁愛鄉茶產業代表、慶元縣魚富種植專業合作社、鷹峰種植專業合作社、吳光親家庭農場成員代表分別圍繞夏茶采收、紅茶炒制技藝以及茶葉品種培育、管理技術、營銷模式等方面開展經驗交流分享。
“通過此次交流,我們對慶元及龍溪茶產業、茶文化發展有了進一步了解。我們希望明年來慶元實地考察,深化兩地茶農的進一步合作。”臺灣南投縣仁愛鄉茶產業代表紛紛表示,接下來,兩地茶農可以多利用大數據等線上平臺,進行多層次的交流和互動,實現兩岸優勢農業資源的互補對接。活動后,兩地茶農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現場交流氛圍熱烈,原本計劃一個半小時的交流活動,整整進行了兩個半小時。
此次線上交流活動,嘗試打破以往實地走訪的交流形式,率先在全市開展線上交流活動。活動不僅進一步增強了兩地茶人的互信理解,厚植彼此情誼,助推了兩地高山茶產業的交流合作,也進一步深化了慶臺兩地交流交往,將有效推進我縣及龍溪茶產業的發展壯大。
來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網站